【疾病概述】
原發性輸卵管癌是一種少見的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其發病率占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的0.5%-1.8%。好發年齡為40-60歲,2/3病例發生在絕經后,1/3發生在更年期。其病因迄今尚不清楚,多數學者認為輸卵管癌發病可能與慢性炎癥刺激有關。因為原發性輸卵管癌早期診斷困難,故預后極差,5年生存率21%-44%左右。
【疾病描述】
原發性輸卵管癌是少見的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其發病率僅占婦科惡性腫瘤的0.5%。平均發病年齡為52歲。多發生于絕經后。
【疾病病因】
病因不明。70%患者有慢性輸卵管炎,50%有不孕史,推斷慢性炎性刺激可能是發病誘因。慢性輸卵管炎雖多見,但輸卵管癌患者卻罕見,炎癥即使與發病有關,但并非是惟一誘因。
[診斷要點]
一、臨床表現
1.陰道排液:是輸卵管癌患者最常見,也是最具特征的癥狀。
2.腹痛:50%病人可出現下腹疼痛,常發生在患側。開始為患側下腹持續性隱痛或沉重感,以后逐漸加劇,發展為間歇性痙攣性絞痛。在陰道排出大量液體后,腹痛得以緩解。
3.盆腔腫塊:癌腫生長引起輸卵管管腔擴張而形成腫塊,婦檢于子宮了一側可及腫塊,大小不一,小者3—4cm直徑,大者達臍水平,但一般不超過10cm直徑,呈臘腸型,囊性或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