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衰竭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腎衰”,引起“腎衰”的原因有很多,但在全球最主要的誘因是高血壓和糖尿病。其他起因同遺傳因子、腎結石、感染等。資料顯示,在新加坡每年新增500名左右的腎衰竭病人,其中由糖尿病引發的腎衰竭的的比例為50%,9%的病例是由高血壓引起的。
最為令人心痛的是,這些病人如果能提早預防,完全可以不必遭受洗腎的痛苦。
腎衰竭可分為急性及慢性,急性腎衰竭的病情進展快速,通常是因腎臟血流供應不足(如外傷或燒傷)、腎臟因某種因素阻塞造成功能受損或是受到毒物的傷害,引起急性腎衰竭的產生。
而慢性腎衰竭主要原因為長期的腎臟病變,隨著時間及疾病的進行,腎臟的功能逐漸下降,造成腎衰竭的發生。
如何治療呢?腎衰的病因是因為各種原因引起的腎臟故固有細胞變形和損傷。以腎小球一起腎衰為例,可以說明我們的治療方法:腎小球疾病是一種免疫性疾病,其發病誘因往往是由抗原或抗體結合形成免疫復合物,并沉積在腎小球內(免疫復合物)。在炎癥介質(如補體、白細胞介素、活性氧等)參與下,最后導致腎小球損傷。在治療實踐中,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擴張腎動脈,增加腎小球、腎小管、腎間質的有效灌注量,加速受損細胞i的供養,緩解其缺氧狀態。
(2)擴張全身動脈,降低和緩解全身高壓狀態,尤其是降低腎小球內壓,降低腎小球高慮過狀態。
(3)通過加快供養的方法,避免內皮細胞不被激活,以抑制微化拴形成。
(4)通過加快血液速度并通過足量供養,來抑制一系列炎癥因子的趨化和浸潤,阻止已被激活的炎癥細胞的異常釋放。
出現腎衰竭的患者通常都會有水腫、大量蛋白尿的情況,有時還會出現食欲不振的情況。而從醫學角度講,腎衰竭是腎臟發生纖維化病變后其功能進行性下降,導致人體各種代謝平衡(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全身各系統都會出現相關并發癥的一個腎臟功能惡化的最終階段。臨床觀察現實,通過以上四項治療措施的實施,腎小球的正常代謝功能被激活,當腎小球狀況改善后,整個腎臟的功能也隨之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