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萎縮一直都是臨床上比較難克服的疾病之一,很多患者因為肌肉萎縮導致失去了生活的信心,這是我們不希望看到的,生活中很多人不會有意識的診斷出肌肉萎縮,這給了疾病惡化的機會,下面我們一起看看肌肉萎縮的早期癥狀介紹。
1、進行性四肢近端性的肌萎縮
它一般是肌源性的萎縮,一般是以四肢的近端和軀干肌明顯,往往表現為肩胛帶肌和骨盆帶肌萎縮和無力。如,頸肌的無力,有些患者需用手支撐才能將頭抬起。肩胛的肌肉萎縮構成翼狀肩胛。
2、進行性四肢遠端性的肌萎縮
早期肌肉萎縮癥狀,它一般是以四肢遠端為主,上肢是在手的骨間肌,大、小魚際肌表現明顯,但是下肢是在脛前肌的萎縮表現明顯。兩側基本是對稱的,一般是發生在癱瘓之前,為單一的癥狀。常見的疾病有運動神經元病的肌萎縮側索硬化型和進行性脊髓性肌肉萎縮癥等。
3、急性或亞急性的肌萎縮
它一般是神經原性的肌萎縮,它發生的速度和神經受損的速度和程度是有關系的。神經受損越急越重,那么肌萎縮的發生的速度就會越快越明顯。急性發病的肌萎縮一般是發生在癱瘓之后,臨床上一般是以癱瘓為主,如,周圍神經炎(神經炎【譯】:是指神經或神經群發炎衰退或變質其癥狀隨病因而有所相同不同一般癥狀是疼痛觸痛刺痛受感染的神經癢痛和喪失知覺感染部分紅腫以及嚴重的痙攣。),格林巴利綜合癥等。神經痛性的肌萎縮一般是發生在肩胛附近很快出現肌張力降低,肌萎縮等。
臨床肌肉萎縮的癥狀
1、肌肉萎縮的初期起病,緩慢進行性面肌肉萎縮伴閉眼不緊、鼓腮或吹口哨不能,肱部肌肉萎縮、上肢舉手時肩胛骨呈翼樣突起,無感覺異常,表現為局限性一側顳肌、嚼肌肉萎縮,張口時下頜偏向病側,可同時伴有面部感覺及角膜反射減退或消失。
2、雙側肩胛帶肌肉萎縮,伴兩側上肢及胸壁感覺分離。
3、一側三角肌肉萎縮,肩關節外展不能或力弱,不伴有其他肌肉萎縮而腋下有壓痛雙側肩胛帶肌肉萎縮,有急性病史,無感覺異常及局部壓痛。
4、舌肌肉萎縮與吞咽困難、構音困難伴存。緩慢起病的雙側舌肌肉萎縮,伴有肌束顫動、突然發生的舌肌肉萎縮,不伴有肌束顫動,表現為額或面頰局部的斑塊性萎縮,皮膚色素較深,掐之皮下組織緊張,神經系統檢查無異常。
5、兩手肌肉對稱性緩慢進行的萎縮,一般不超過前臂中段水平兩側肢體相同部位周長相差1厘米以上,在排除皮膚和皮下脂肪影響后,可懷疑肌肉萎縮。
溫馨提示:肌肉萎縮患者一定要切記不能強制性的進行功能鍛煉,這樣會造成骨骼肌肉的疲勞,這樣對肌肉的恢復以及細胞的再生和修復都是不利的。
【參考文獻:《神經系統疾病鑒別診斷學》、《癥狀與體征速診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