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尿道炎會出現排尿疼痛、頻繁、下腹疼痛、尿血等典型癥狀。由于女性尿道較短,又接近肛門,如果性生活頻繁,受細菌感染的機會便會增加。這對于女性健康十分不利,為了避免急性尿道炎的侵襲,我們要注意做好預防工作。
1、注意個人衛生
女性陰部及尿道口寄居著大量細菌,是發生尿路感染的先決條件。因此,要經常注意陰部的清潔,要勤洗澡,且不要用池浴或盆浴,要勤換內褲,在新婚、月經(月經【譯】:又稱作月經周期,是生理上的循環周期,發生在一些具有生育能力的女性人類和黑猩猩與其他人科動物之間。)、妊娠和產褥期,尤應注意。女嬰要勤換尿布。
2、堅持大量飲水
腎臟排泄的尿液,對膀胱和尿道起著沖洗作用,有利于細菌的排出,每天大量飲水,2~3小時排尿一次,能避免細菌在尿路的繁殖,可降低尿路感染的發病率,這是預防尿路感染最實用有效的方法。在疾病的發作或緩解階段,每天大量飲水,亦有利于疾病的恢復,飲茶水或淡竹葉代茶飲也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3、盡量避免使用尿路感染器械和插管
尿路器械易把尿道遠端的細菌帶入膀胱和上尿路,尿路插管后易發生持續性菌尿,因此,應盡量避免使用。在必須使用時,要嚴格消毒,在尿路器械使用48小時后,宜作尿培養,以觀察是否發生尿路感染。用尿路器械檢查之前,已經有細菌尿的病人,宜先控制感染。有些患者當時雖無細菌尿,但以前曾有反復發作的尿路感染史或有尿路異常,在尿路檢查或前后48小時宜服用抗菌素以預防感染。在留置導尿的頭三天,給予抗菌藥可預防或延遲尿路感染的發生,但3天以后給藥則無預防作用。另外,密閉式的引流系統連接尿路留置導尿管,可使尿路感染發生率明顯下降。
4、女性性生活后多排尿
尿道炎是婦女最常見的細菌感染病之一。隨著性愛自由觀念的流行,如今這一問題在女性中有了愈演愈烈的趨勢。調查顯示,女性在一生中的患病率約為20%—40%。尤其在美國,每年有1/10的婦女患上膀胱炎,并且有3%—5%的婦女在數年間多次復發。
5、多飲紅莓、藍莓汁
醫學界研究發現,某些果汁中所含的果糖及單寧酸有助對抗細菌如大腸桿菌。而紅莓汁及藍莓汁含有果糖及濃縮的單寧酸,可有效防止細菌附膀胱及尿道內壁上,有助減少感染尿道發炎的機會。
6、選擇棉質內褲
避免穿緊身褲及內褲,選擇吸汗舒適的棉質內褲以保持外陰清潔干爽,減低細菌生長的機會。某些人士可能會對有香味的衛生用品如衛生巾、廁紙等敏感而可能引致發炎,故少用為妙。
溫馨提示
大家要謹記每日飲用6至8杯水或流質飲料,尤其是熱天易出汗,水分會大量流失,所以要時常飲水,不但有助稀釋尿液的濃渡,同時亦可“沖洗”膀胱,以便身體可以將尿道內的細菌排出體外。平日需要小解時亦不宜強忍,這樣有助沖洗尿道,減少細菌在尿道中繁殖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