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的飲食結構,生活習慣等因素造成體質過度酸化,人體整體的機能下降,引起腎虛,肝腎同源,腎虛肝亦虛,進而引起上焦代謝循環變慢,造成甲狀腺疾病和內分泌失調,免疫功能下降,從而發展為乳腺組織異常增生,終致癌變。
身體組織液酸化,身體細胞處于酸性體液中,進而形成身體正常細胞溶氧量下降,造成細胞的活性下降,代謝循環減慢,下降到正常值的65%時,正常細胞就無法生存,但也有不惜改變染色體采取主動變異的細胞,細胞的表型發生改變,腫瘤性狀得以表達,這些細胞迅速擴增,從而形成真正的腫瘤實體。
另外,還有因體質酸化身體發生其他組織的癌變,又因身體機能下降,身體組織液酸化,癌細胞趁虛而入,造成了乳腺癌。
乳癌的病因尚不能完全明了,已證實的某些發病因素亦仍存在著不少爭議。絕經前和絕經后雌激素是刺激發生乳腺癌的明顯因素。此外,遺傳因素、飲食因素、外界理化因素以及某些乳房良性疾病與乳癌的發生有一定關系。
已知的幾種誘發乳腺癌的主要因素:
1 年齡:在女性中,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上升,在月經初潮前罕見,20歲前亦少見,但20歲以后發病率迅速上升,45~50歲較高,但呈相對的平坦,絕經后發病率繼續上升,到70歲左右達最高峰。死亡率也隨年齡而上升,在25歲以后死亡率逐步上升,直到老年時始終保持上升趨勢。
2 遺傳因素:家族的婦女有第一級直親家族的乳腺癌史者,其乳腺癌的危險性是正常人群的2~3倍。
3 其他乳房疾病。
4 月經初潮年齡:初潮年齡早于13歲者發病的危險性為年齡大于17歲者的2.2倍。
5 絕經年齡:絕經年齡大于55歲者比小于45歲的危險性增加。
6 第一次懷孕年齡:危險性隨著初產年齡的推遲而逐漸增高,初產年齡在35歲以后者的危險性高于無生育史者。
7 絕經后補充雌激素:在更年期長期服用雌激素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危險性。
8 口服避孕藥。
9 食物:尤其是脂肪飲食,可以增加乳腺癌的危險性。
10 飲酒。
11 體重增加可能是絕經期后婦女發生乳腺癌的重要危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