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懼癥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疾病。患者得了這個病往往就容易不知所措,其實,治療恐懼癥的方法多種多樣,患者無需恐慌,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自我治療恐懼癥的方法有哪些。
一、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人生觀不同,對事物看法也就不同。有些人把個人的名利地位和物質利益看得太重,就可能經常產生不安全感。當這些受到威脅時,會以為一切都完了,驚恐萬分,難于自持。“無私才能無畏”,只有以天下為已任,把個人融化在人民之中的人,才能臨危不懼,泰然處之。
二、習慣可怕情景
對所懼怕的景物,要敢于去碰它、接觸它,對那些景物習慣了,知道它“不過如此”,也就不怕了。如許多人開始時害怕在會上發言,后來硬著頭皮去講,結果受到大家鼓勵,在以后會上發言就不會忐忑不安了,表情動作也自然了。
三、學習有關知識
人對有些景物產生恐懼心理,是與缺乏這方面知識,不明白“其理”有關,如打雷、閃電。當你知道這是自然界正常現象時,于是自然中恐懼情緒就會緩解。
四、強化訓練
直接動作這是自己主動的、積極的去接觸恐懼的東西達到消除恐懼的方法,例如,如果害怕在人前講話,那么偏在人前講話。
溫馨提示:其實不管一個人有多優秀,都會存在有恐懼的心理。這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也是大多數人都會經歷的成長過程。但如果您覺得您的恐懼心理已經能夠完全左右你的思想行為了,那么您就需要注意要好好找找原因了。
【參考文獻:《心理醫生講述的88個心理故事》《做自己想做的人5:做行動的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