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妊娠合并肝炎的形成都不了解,妊娠合并肝炎是怎樣形成的呢?妊娠的任何時期都有被肝炎病毒感染的可能,其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見。在妊娠的這一特殊時期,病毒性肝炎不僅使病情復雜化,重癥肝炎也仍是我國孕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時對胎兒也產生一定的影響,圍生兒患病率、死亡率增高;流產、早產、死產和胎兒畸形發病率增高;而且胎兒可通過垂直傳播而感染肝炎病毒,尤以乙肝病毒的母嬰垂直傳播率為高,圍生期感染的嬰兒容易成為慢性攜帶狀態,以后更容易發展為肝硬化及原發性肝癌。
各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母嬰傳播,以乙型肝炎的母嬰傳播為主。
甲型病毒性肝炎:經糞口途徑傳播,甲型肝炎病毒不能通過胎盤,故孕期不用人工流產或引產,但妊娠晚期患病,分娩過程中母體血液受糞便污染可使新生兒感染。
乙型病毒性肝炎:母嬰傳播是是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的主要途徑。主要有三種途徑:
1)、宮內傳播:占9%-36%,
2)、產時傳播:是母嬰傳播的主要途徑,占40%-60%,胎兒可通過母血、羊水、陰道分泌物或母血進入胎兒體內感染。
3)、產時感染:與接觸母乳及母體唾液有關。
丙型病毒肝炎:母嬰傳播的比率為4%-10%,僅當母血在中檢測到較高濃度的病毒量是才發生母嬰傳播,且有許多宮內感染的新生兒在生后一年內自然轉陰。
丁型病毒肝炎:是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基礎上發生,傳播途徑與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同,但母嬰傳播較少見。
戊型病毒性肝炎:孕婦一旦感染病情常常很危重,妊娠晚期母親的死亡率達15%-25%,在疾病的急性期診斷較難,亦有一定的母嬰傳播。
庚型肝炎:輸血傳播病毒引起的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