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不規律的生活方式不斷對身體健康造成威脅。多發性膽囊息肉的病因就與飲食規律紊亂、高膽固醇飲食、長期酗酒、不良的飲食習慣、電離輻射等有直接和間接的關系。
膽囊位于右上腹部,像一個梨形的囊袋懸掛在肝臟的下方,它的主要功能是收集、儲藏由肝臟分泌的膽汁,在人體需要的時候排泄到腸道去幫助消化吸收食物。膽囊息肉就是在膽囊腔內壁上長出的贅生物,小的形如粟米僅1毫米~2毫米,大的狀似桑椹可達2厘米,根據息肉數量分為單發性和多發性。
多發性膽囊息肉的病因有很多方面。中醫認為,膽囊息肉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情志失調、飲食所傷、勞逸過度、感覺外邪等所致。以下是多發性膽囊息肉形成的原因。
一、經常的飲酒和經常吃高脂肪、高膽固醇,會誘發膽囊息肉。社會生活及工作的思想壓力較大,經常出現情緒波動較大,煩燥易怒,情緒抑郁,日常活動較少,經常熬夜及生活不規律的人也都容易患上膽囊息肉。
二、膽汁分泌多,膽囊營養不足,所以當膽汁成分發生改變,膽囊過度濃縮膽汁的時候,膽囊就被腐蝕壞了,出現炎癥,也就是膽囊炎,久之膽囊壁不能愈合,就形成膽囊息肉。
三、平時經常愛吃纖維素含量高,多渣的食物的人群,經常對胃腸產生刺激,容易患上膽囊息肉的原因。
四、沒有規律飲食、不愛吃早餐。如果不吃早餐,則晚上分泌的膽汁利用不上,存留于膽囊內,膽汁在膽囊內滯留時間過長,即可刺激膽囊形成膽囊息肉或使原來的息肉增大、增多,所以早餐最好吃些含植物油的食品。
膽囊息肉的病理組織學上也就是在性質上并不都一樣,它有三種類型。
第一種是膽固醇性息肉,最多見,95%以上的息肉屬于這種類型。它是膽囊壁上的巨噬細胞吞食膽汁中的膽固醇結晶后聚積而形成的,經常多個同時存在。
第二種稱為炎癥性息肉,是膽囊炎反復發作的過程中形成的局部組織增生,臨床特點是大部分合并膽囊結石和慢性膽囊炎。
第三種是腺瘤性息肉,少見,僅占全部息肉的0.5%,一般為單發性。三種息肉里只有它才是真正的腫瘤性病變,雖然屬良性腫瘤,但增大到一定程度時便有演變成為癌腫的可能。
在了解多發性膽囊息肉的病因后,廣大朋友應該對于多發性膽囊息肉有所重視,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規律的飲食方式,對于多發性膽囊息肉的發生也不要感到恐懼,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選擇正確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