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結節在各個年齡段的男女人群中均可見到,但在中年女性中較多。甲狀腺結節可以單發,也可以多發,多發的結節比單發的發病率高,而單發結節與多發結節相比甲狀腺癌的發生率較高。那么中醫是如何辯證甲狀腺結節的呢?
(一)肝膽蘊熱
主證:頸部腫塊、疼痛,頸前脹悶憋氣,咽有阻塞感,伴畏寒,午后發熱、多汗、頭痛苦喜飲,疲乏,舌紅苔黃,脈弦數或數。
證候分析:情志內傷,肝失條達,氣郁化火,火熱邪毒壅結頸前,則見壅腫乃致結節,疼痛;火熱之邪蘊結肝膽,肝絡失和,氣道受阻,而見咽有阻塞感;熱邪侵犯肌腠,故見畏寒發熱、口苦喜飲;上擾清竅,故見頭痛。舌紅苔黃,脈弦數或數為肝膽蘊熱之征。
(二)肝熱痰濕
主證:頸部腫塊,頭暈多夢,痰多而粘稠,疲乏、舌質紅、苔黃膩濁,脈弦。
證候分析:肝氣郁結,氣郁化熱,火熱傷陰,灼津凝痰,氣滯痰凝壅結頸前,而致頸部腫脹;肝失條達,痰濁蒙蔽清陽,則頭暈多夢;痰濕壅盛,則痰多而粘稠;氣機不暢,則疲乏。舌質紅、苔黃膩濁,脈弦為肝熱痰濕之象。
(三)腎陰不足
主證:頸部腫塊,腰酸痛,耳鳴不寐,盜汗,神疲,舌紅少苔,脈沉細。
證候分析:痰氣凝滯頸前,故頸部腫塊,火郁傷陰,腎陰不足,心失所養,故不寐,腰府失養,故腰酸痛,腎陰虧虛髓海不足,腦失濡養,故耳鳴,虛火上炎故見盜汗。舌紅少苔,脈冗細是腎陰不足之象。
(四)脾腎陽虛
主證:頸部腫塊,神疲乏力,面色蒼白,少氣懶言,頭暈目眩,四肢不溫,納食腹脹,口淡乇味,脈緩或沉遲。
證候分析:病情遷延不愈,久則耗傷陽氣,漸成脾腎陽虛之證。脾陽不振,陽不溫煦,友癥見神疲乏力,面色蒼白,少氣懶言,四肢不溫等證。腎陽不足,“無虛不作眩”故頭暈目玄,口淡無味,脈緩或沉遲為脾腎陽虛之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