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甲狀腺腫的出現率雖然大大降低,但是仍然可能由于飲食以及生活習慣的原因而出現甲狀腺腫,而且女性發病率明顯高于男性。此病的臨床表現主要為甲狀腺輕,中度腫大,腫大可呈現彌漫性或結節性,彌漫性腫大甲狀腺呈現出質地柔軟,表面光滑,有韌性感,如果發現質地較硬,則說明缺碘時間比較嚴重或時間比較長。如果腫大出現比較嚴重時,則可使人體感覺有壓迫感,此時會出現咳嗽,氣促,呼吸困哪或聲音嘶啞等。
甲狀腺功能檢查是診斷甲狀腺疾病不可或缺的一項檢查。當患者出現甲狀腺腫時,甲狀腺細胞對促甲狀腺激素的敏感性增強,出現此種情況主要是由碘缺乏導致。此時,檢查結果顯示,血清T4正常或偏低,T3可稍微升高,而促甲狀腺激素水平則處于正常。尿碘也可反應甲狀腺缺碘的情況,某些地方性甲狀腺腫的患者常常由于碘攝入的不足,而導致尿碘排泄減少,常常顯示含量低于100ug/d。
血清甲狀腺球蛋白可作為衡量碘缺乏的敏感指標。主要是由于當機體缺碘時,甲狀腺功能及組織發生改變,而導致細胞的轉換率升高,從而促使甲狀腺球蛋白流入血液中,顯示血清甲狀腺球蛋白含量升高。只有當碘攝入足量時,血清甲狀腺球蛋白的量才會隨之而減少。因此,血清甲狀腺球蛋白能夠準確地反應人體缺碘的情況。
通過檢查發現是缺碘而引起的甲狀腺腫大時,患者可以通過藥物或食物來補充碘劑,食物比如說海帶,紫菜等海產類食品,避免攝入花生,菠菜,蘿卜,卷心菜等阻礙甲狀腺激素合成的食物。藥物比如甲狀腺激素,但應適量,以免抑制甲狀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