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管炎多發于青壯年男性,在臨床中女性非常少見。本病病因不明,據資料顯示脈管炎易發在高寒地區,但也與長期大量吸煙、寒冷刺激、性激素紊亂有關,是多種原因所致的免疫功能紊亂,形成自身免疫性血管炎。
脈管炎易發在高寒地區,在我國黃河以北,特別是東北三省和內蒙古等地多見,在黃河以南地區和南方少數地區有散在發病。脈管炎的發病之所以有如此明顯的地域差異,主要是因為在寒冷地區,人體在長時間的寒冷刺激下,交感神經異常興奮,毛細血管痙攣性收縮,外周循環阻力增大,血管內膜增生變厚,血小板易凝集形成血栓,導致管腔閉塞,嚴重的會發生壞疽和潰瘍。
脈管炎中醫病機主要是腎精素虧,煙毒入血,搏于脈道,痹阻血絡而發病;或感寒濕之邪,寒濕易凝滯于下,困遏血脈所以常"固結"難解;病程日久,瘀久化熱,損筋傷骨而成脫疽之病,治療上必須堅持中西醫結合,內外科結合,藥物治療與手術治療結合的三結合原則,結合清創換藥,內服鎮痛解痙、活血通脈系列,結合西藥抗感染,抗凝、溶栓、祛聚療法,可以有效控制壞疽范圍,并使壞死局限,脫落、愈合,達到不用截肢又能康復治愈的目的。
脈管炎一般要歷經四五年才會出現明顯癥狀,臨床中經常發現此前被誤診為神經炎、痛風、坐骨神經痛、椎間盤突出以及下肢肌肉勞損等,脈管炎易發在高寒地區,居住此類地形的,一定要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