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動靜脈畸形的自然史已清楚表明其每年的出血發生率為1%~3%,首次出血的死亡率6%~13.6%,15年自然死亡率為15%~20%,出血后存活者的病殘率為4%~23%,復發出血者的死亡及致殘率更高。每次出血出現神經功能缺失的機會是50%;后顱窩的腦動靜脈畸形預后更差。薛慶澄(1990)報道 24例動靜脈畸形經保守治療,再出血5例,死亡2例(8.3%);美國協作研究組(1966)報道非手術治療動靜脈畸形的死亡率高達 20%;Quidetti(1980)報道的保守治療50例,平均隨訪2.5年,結果發現死亡率為20%,其中有17例再出血,18例惡化,只有5例好轉。文獻中報道的手術死亡率及病殘率懸殊很大,以往腦動靜脈畸形的手術死亡率在12%~17.3%之間,近年來由于手術技術的改進,手術死亡率已大大下降。最近報道的幾組手術死亡率在1%~11%之間,病殘率5%~28%,優良率75%~87%;較大的動靜脈畸形手術死亡率為10%,病殘率30%。手術治療動靜脈畸形防治再出血的有效率達98.5%,而對于防止癲癇發作有效率為79.2%,術后再發癲癇的發生率為4.4%,而手術后或出血后30天內發生的癲癇預后良好。有人統計內、外科治療動靜脈畸形癲癇發作的消失率無明顯差異。據Drake(1972)統計動靜脈畸形第一次出血后手術死亡率為10%,第二次為13%,第三次為20%;保守治療則為16%、17%和19%。一般認為病變小者比病變大者預后好,單發者比多發者預后好,位于非功能區者比功能區者預后好,腦表面者比腦深部者預后好,幕上者比幕下者預后好,成人比兒童預后好。皮層非功能區的手術死亡率在5%以下,功能區者死亡率在30%~58% 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