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肺外結核的構成中以周圍淋巴結結核占首位,其余依次為骨關節結核,泌尿生殖器結核,腸、腹膜結核,腦、神經結核等。
1. 淋巴結核
在肺外結核中,淋巴結核最常見。淋巴結核發生的部位以頸部最多,感染后病人的癥狀是:午后偶爾疲乏,低熱、盜汗,局部有腫塊,壓迫疼痛,甚至疼痛劇烈。一旦確認患了淋巴結核,要進行全身抗結核治療輔以淋巴結切開引流膿液。淋巴結結核一般預后較好,但可能導致局部疤痕形成。
2.骨結核
骨結核好發于脊柱,脊柱結核約占骨結核的50%。大多數駝背都是骨結核引起的,骨結核占肺外結核的19%。骨結核起病較緩慢,可歷經數月或1-2年,甚至更長時間。由于骨結核癥狀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相似,易被誤診或漏診。
3.婦科結核
婦科結核是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病人常因不孕而就診,可伴有月經異常、下腹墜痛、白帶增多等癥狀。在醫治診治過程中由于對結核病缺乏足夠的認識而沒有得到及時診治,使很多患者抱憾終身。
4.結核性腦膜炎
肺外結核中病情最嚴重的結核性腦膜炎,死亡率、致殘率極高,常見于兒童。結核性腦膜炎易與手足抽搐、傷寒、風濕熱、小兒病毒性腦膜炎、腦炎、腦腫瘤等病癥相混淆。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對結核性腦膜炎的療效及預后非常重要,可以有效減少致殘率和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