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手術效果與預后 過去該瘤的手術全切除率低,致死致殘率及復發(fā)率高。近30余年來開展顯微手術,對保護正常腦組織、爭取腫瘤全切除、減少下丘腦及垂體損傷降低致殘率及死亡率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大大地改善了病人的預后有人報道顱咽管瘤的手術死亡率已降至2%,10年生存率達58%~66%,復發(fā)率為7%~26.5%健康搜索。國內同濟醫(yī)科大學、解放軍總院等單位進行的腫瘤全切除或積極手術切除,手術死亡率為4%~6%,腫瘤復發(fā)10%,取得較好療效。
2.放療效果與預后 由放療引起鶒的神經后遺癥很少。從神經、智力、精神以及內分泌功能來評價顱咽管瘤放療長期效果在功能方面的變化不比手術治療差。全切除與次全切除后輔以放療的病人,兩組結果相似Richmond報告顱咽管瘤放療后10年以上的生存率達44%~100%;Manaka對125例顱咽管瘤病人進行放療效果評價,結果5年及10年生存率分別為88.9%和7.6%對照兩組僅分別為34.9%和27.1%,平均生存時間放療組大于10年,而對照組為3.12年。Kramer報道6例15歲以下兒童經放療后20年無癥狀,且無腦壞死現象;Pollack報告的放療病例,經14~45個月隨訪,所有病例癥狀均有改善健康搜索腫瘤囊壁明顯縮小。
3.瘤內/瘤腔內化療效果與預后 Takahashi報告7例采用瘤內注射博來霉素治療顱咽管瘤,4例囊性者,平均隨訪5年,經CT掃描均無復發(fā);3例實質性者健康搜索,1例術后1.5個月死亡2例暫時有好轉后因復發(fā)死亡。由于這一療法開展不夠,其治療效果尚不能肯定。顱咽管瘤于術后及放射治療后發(fā)生GH缺乏的比率很高,但有相當一部分病人仍能維持幾近正常的生長,并不出現矮小癥,這稱為沒有生長激素的生長綜合征,其機制尚未闡明,有人認為與血胰島素及其他肽類生因子水平升高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