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常見疾病,其病因是由于前列腺的逐漸增大對尿道及膀胱出口產生壓迫作用,臨床上表現為尿頻、尿急、夜間尿次增加和排尿費力,并能導致泌尿系統感染、膀胱結石和血尿等并發癥,對老年男性的生活質量產生嚴重影響,因此需要積極治療,部分患者甚至需要手術治療。
內分泌學說,很早以前就有人觀察到前列腺的發育與睪丸關系密切。切除兩側睪丸,可使前列腺萎縮。青春期前將垂體破壞,前列腺亦停止發育。大量應用女性素,可使前列腺萎縮。大家都承認前列腺增生系由于性腺內分泌的紊亂,但迄今仍缺少化驗數據以說明此一問題。對于內分泌紊亂的細節,理解也不確切。比如檢查正常男性精索內靜脈血中睪丸酮的含量為0.025~1.6μg%之間。在30~80歲過程中,此數值逐漸減少(Finkelstein 1961)。另外測定尿內17酮醇排出量,50~70歲僅為男性青年排出量的40~55%(Mac Donald1962)。但測定患者男性激素之含量,所得結果甚不一致,有者低,有者高,有的沒有變化。Lacssagne(1933)曾認為雌性激素可能是前列腺肥大的病因。前列腺肥大產生于前列腺的側葉及中葉等“髓質部”而不使髓質部退化;而“皮質部”并無影響。Huggins認為是由于雌性素使雄性素的作用減低,從而使髓質部退化;而“皮質部”即后葉對雄性素反應閾低,故仍維持原狀。男性體內之雄性素及雌性素同時產生于睪丸及腎上腺皮質,并受垂體內分泌的控制與調節,以維持其平衡關系。從治療之效果來看,女性素及閹術對正常前列腺及前列腺癌之作用較為可靠。對前列腺肥大之作用,則不恒定。使用男性素或男性女性素聯合使用治療前列腺肥大癥,均不能得到可靠的效果。綜上所述前列腺肥大癥與性腺內分泌的紊亂有密切關系,但其具體機制仍不明確。
臨近前列腺的膀胱首當其沖,由于尿液排出受阻,膀胱必須用更大的力量才能將尿液通過變窄的尿道排出,因此,膀胱壁的逼尿肌代償性增厚,這時,雖然尿液尚能完全排出,但患者開始出現尿頻、尿急,尤其夜尿增多的癥狀。隨著前列腺繼續增生,尿道更加狹窄,膀胱壁的力量已不能將尿完全排出體外,不但膀胱內會殘存尿液,而且膀胱壁薄弱的地方還會凸出,形成醫學上稱之為憩室的病變。增生更加發展,膀胱壁更加擴張、變薄、無力,此時患者則會出現遺尿現象,這在醫學上稱為充盈性尿失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