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在椎動脈周圍分布著大量交感神經的節后纖維,因此,當椎動脈受到刺激、壓迫或曲折時,也必然波及此處的交感神經纖維而引起各種癥狀。在臨床上以胃腸、呼吸及心血管癥狀為多。
一、椎動脈型頸椎病的檢查內容
1.X線改變
除可發現頸型頸椎病特征(椎節不穩及列線改變)外,尚可發現鉤椎增生、椎間孔狹小(斜位片)及椎骨畸形等異常所見。同時應注意觀察有無其他異常(胸骨后甲狀腺瘤或其他腫瘤時,可將氣管壓向一側,雖少見,但后果嚴重,作者曾發現2例),顱底與第1頸椎之間、第1與第2頸椎之間有無不穩(可從動力性側位片上觀察,顱底與寰椎不穩則表明椎動脈第三段受累),以及有無顱底凹陷癥(椎動脈第三段可被累及)。以上諸點對鑒別診斷具有重要意義,必須注意觀察。
2.DSA技術
通過股動脈穿刺與插入導管,注入少量造影劑,以數字減影成像技術獲得的清晰的椎動脈圖像,不僅對診斷,且對手術部位的確定至關重要,應爭取進行。
3.MRI成像技術
對判定脊髓狀態以及兩側橫突孔有無變異、是否對稱、內徑有無差異等具有重要意義,尤其是無損傷的椎動脈MR成像技術(MRA),對椎動脈的判定既安全又具有診斷價值。MRA技術的清晰度較DSA技術為,但從臨床角度來看,90%以上的患者愿意接受MRA檢查,而不愿意行DSA檢查。
4.其他
包括傳統的椎動脈造影、CT檢查等均可酌情選用。
二、椎動脈型頸椎病應與下列疾病相鑒別
1.內耳疾患
(1)概述:所謂內耳疾患,主要指梅尼埃病,是由于內耳淋巴回流受阻引起局部水腫所致。本病在臨床上具有以下三大特點:發作性眩暈,波動性、進行性和感音性聽力減退,耳鳴。
(2)鑒別要點:由于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亦可出現與上述相似的癥狀,因此,需要將二者加以區別。事實上,如對內耳前庭功能認真地進行??茩z查,不難除外。因此,凡診斷為椎動脈型頸椎病者,應常規請耳科醫師進行會診,以除外耳源性眩暈。此外,MRA、DSA等檢查均有助于兩者的鑒別。
2.眼源性眩暈
(1)概述:本病大多因眼肌麻痹及屈光不正(尤其是散光)所致,在青少年中的發病率尤其高,應注意加以鑒別。
(2)鑒別要點:本病與頸性眩暈的鑒別主要依據:
①閉目難立征陰性。
?、谘墼葱匝矍蛘痤澰囼灦喑十惓7磻?/p>
③眼科檢查有屈光不正,其中以散光為多見。
④閉目轉頸試驗陰性。
3.顱內腫瘤
本病因腫瘤組織對前庭神經或其中樞連接直接壓迫,在臨床上除有眩暈癥狀外,多伴有顱內壓增高等其他癥狀。臨床上如能注意檢查,一般不難以與頸源性眩暈相鑒別。對個別鑒別困難者可行MRI或CT檢查。
4.動脈硬化
主要是由于在全身血管硬化的同時(多伴有高血壓病)椎動脈本身亦出現硬化之故,其病理改變除管壁增厚、硬化及彈性減弱或消失外,可出現結節樣變。因其所產生的癥狀可與頸源性椎動脈供血不全者相似,因此多需依據MRA、DSA或椎動脈造影確診。當然,長期的高血壓病史可作為參考依據之一。
5.胸骨柄后方腫塊
胸骨柄后方腫塊以腫瘤及胸骨后甲狀腺腫為多見,可直接壓迫椎動脈第一段而引起椎動脈供血不全癥狀。診斷除可依據有無頸椎骨質異常改變、頸源性眩暈及其他頸椎病癥狀外,確診仍需依據DSA、MRA或椎動脈造影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