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根型頸椎病是較為多見的病癥,多是因為單側或雙側脊神經根受刺激或受壓所致,其表現為與脊神經根分布區相一致的感覺、運動及反射障礙,預后大多較好。以下為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診斷方法。
診斷標準
1、具有較典型的根性癥狀包括麻木及疼痛等,且其范圍與頸脊神經所支配的區域相一致。
2、壓頸試驗與上肢牽拉試驗多為陽性,痛點封閉無顯效,但診斷明確者勿需做此試驗。
3、影像學檢查 X線平片可顯示頸椎曲度改變,椎節不穩及骨刺形成等異常所見,MRI檢查可清晰地顯示局部的病理解剖狀態,包括髓核的突出與脫出,脊神經根受累的部位與程度等。
4、一致性臨床表現與影像學上的異常所見在節段上一致。
5、除外診斷,應除外頸椎骨骼實質性病變(結核,腫瘤等),胸腔出口綜合征,腕管癥候群,尺神經,橈神經和正中神經損傷,肩關節周圍炎,網球肘及肱二頭肌腱鞘炎等以上肢疼痛為主的疾患。
鑒別診斷
頸脊神經共有8對,并支配不同部位,因此當其受累時,視受累部位不同而癥狀的分布與差異較大,在臨床上,以頸5~8脊神經根受累較多,故以此為重點對易混淆的傷患提出鑒別。
1、尺神經炎
尺神經由頸7,8和胸1脊神經參與組成,本病以高齡及肘部陳舊性損傷者為多見,其中伴有肘關節外翻畸形者發病率更高,本病易與頸8脊神經受累者相混淆。
2、正中神經受損
正中神經由頸7和胸1脊神經參與構成,其受損多因外傷或纖維管道受卡壓所致,前一種因素在外傷當時即可診斷,勿需鑒別,而后者則易與第7頸脊神經根受壓者相混淆,需認真鑒別。
3、橈神經受損
橈神經系由頸5~7和胸1脊神經所組成,它在上臂位于肱骨干橈神經溝內,緊貼骨面走行,易因肱骨干骨折而受累,外傷所致的橈神經損傷易于鑒別,如系纖維粘連,局部卡壓等因素所致者,則需與第6頸脊神經受累相區別。
5、腕管癥候群
腕管癥候群主要系正中神經通過腕管時受壓所致,在臨床上亦較多見,尤以中,老年人及腕部外傷后者多發。
6、肩關節周圍炎及其他肩部疾患
(1)肩關節周圍炎:不僅需與頸型頸椎病鑒別,亦應與神經根型頸椎病相區別,除前節中所述的特點外,本病不具有脊神經的根性癥狀,故易鑒別。
(2)其他肩部疾患:包括肩關節撞擊癥,肩袖病變,肩關節退變及肩關節不穩癥等,均應與神經根型頸椎病相鑒別,主要依據臨床檢查及影像學結果。
7、椎管及根管處腫瘤
凡侵及脊神經根部及其附近的腫瘤,包括硬膜囊側方,根管及其相鄰組織(以骨組織為主)的腫瘤,均可引起根性痛,其中以轉移性者為多見,且可同時波及脊神經根與頸叢或臂叢,引起形形色色的根性或叢性癥狀,因此,除常規對鎖骨上窩及頸肩部進行視診與觸診檢查外。
8、其他
除以上傷患外,尚應注意與周圍神經炎,脊髓空洞癥,風濕病,網球肘(肱骨外上髁炎),肱二頭肌腱鞘炎及心絞痛等疾患相鑒別。
溫馨提示:患有神經根型頸椎病的患者,要糾正不良姿勢和習慣,避免高枕睡眠,不要偏頭聳肩、談話、看書時要正面注視。要保持脊柱的正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