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的確切病因至今尚不明確,前列腺癌是人類特有的疾病,歐美男性發病率較高,好發于中老年男性人群,那么引起前列腺癌的發病原因是什么?很多人表示可能與基因的改變相關,如雄激素受體相關基因的改變會導致前列腺癌的患病風險增高,基因的改變也可能與飲食等環境因素相關,基因改變越多,患前列腺癌的危險越大。在少數情況下前列腺癌可能具有遺傳性。那醫學界的調查中,最有可能的前列腺癌的發病原因是什么?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
引起前列腺癌發病的原因有
1.絕對危險因素
(1) 年齡
年齡是前列腺癌主要的危險因素。前列腺癌在小于45歲的男性中非常少見,但隨著年齡的增大,前列腺癌的發病率急劇升高,絕大多數前列腺癌患者的年齡大于65歲?;旧?,在40歲以后年齡每增加10歲,前列腺癌的發病率就幾乎加倍,50~59歲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危險性為10%,而80~89歲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危險性陡增至70%。
(2) 家族史
當家族中有直系男性親屬患前列腺癌時,該家族中男性發病率明顯增高。直系男性親屬一般指父親和兄弟。如果親屬中有1個直系親屬患前列腺癌,那么患前列腺癌的概率就會比普通人群高1倍;如果有2個,將會高3倍。這表明前列腺癌的發生可能與體內的一個或是一組基因相關,只是這些基因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被科學家完全鑒定出來。
(3) 人種
前列腺癌在非洲裔美國人(即美國黑種人)中的發病率最高,其次是西班牙人和美國白種人,而非洲黑種人前列腺癌的發生率是世界范圍內最低的。居住在美國的亞裔男性前列腺癌的發生率低于白種人,但明顯高于亞洲的本土男性。雖然前列腺癌在黃種人中的發病率還未達到歐美國家的水平,但無論是中國大陸、中國臺灣、香港,還是日本、韓國、新加坡,前列腺癌的發病率都呈現逐年升高的趨勢。
(4) 前列腺內出現細胞異常的病理改變
患有前列腺高級別上皮內瘤變的男性,其前列腺癌的發生率明顯升高。高級別上皮內瘤變是一種癌前病變,它在顯微鏡下呈現出細胞生長形態的異常,雖并不屬于癌,但往往提示前列腺癌的存在,只是尚未檢測出。
2. 相對危險因素
(1) 飲食
一些研究顯示,經常食用含有高動物脂肪食物的男性也是前列腺癌的易發人群,因為這些食物中含有較多的飽和脂肪酸。從32個國家的研究結果發現,前列腺癌死亡率與總脂肪攝入量有關。而平時飲食中富含蔬菜和水果的人患病概率較低。
(2) 雄激素水平
體內雄激素水平高也是前列腺癌的可能誘因之一。雄激素可以促進前列腺癌的生長。
中國居民前列腺癌患病率的增加與人口老齡化、生活水平提高、飲食結構變化以及環境污染有關。研究結果表明:吸煙、飲酒、離婚或喪偶,以及經常飲牛奶、多吃蛋類和豬肉是中國人患前列腺癌的主要危險因素;而吃青綠蔬菜、水果和豆類食品則是重要的保護因素。
溫馨提示
性生活次數過多,進入老年期以后,性生活驟減,或性生活停止過久、過早的人易患前列腺癌。
【參考文獻:《前列腺癌實用指南》《前列腺癌診斷治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