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病是較為常見的性病之一,多數患者無癥狀或癥狀輕微而不就醫,但如不治療,發生并發癥,女性后果比男性嚴重,且是重要的傳染源。因此,淋病的傳播的控制很關鍵。
預防并控制淋病
由于抗生素的廣泛應用,我國已有耐藥菌株出現,以及合并沙眼衣原體及支原體感染增加,從而增加了防治的難度。我國性病監測以被動監測為主,盡管認真收集報病資料,但還有一定的局限性,即發病率的資料受當地防治規劃活動的影響。
除了淋病本身消長以外,增加或減少主動發現患者或改進患者就診環境,以及主動監測的積極性都會影響發病率的變化,這在淋病流行地區表現最為突出。為此,除了對監測系統的報病加強管理外,還應在哨點地區或醫院開展專項調查以補充監測系統資料的不足,包括:
1、加強對人群尤其是女性淋病的主動篩查,除專門性病防治機構、醫院皮膚性病科外,其他科特別是婦產科、婦幼保健部門應增加篩查性病項目,特別是淋球菌的培養。
2、加強全國淋球菌耐藥譜的調查協作,監測淋球菌對抗生素敏感性的變化,以制定有效的治療方案。
3、調查淋球菌及沙眼衣原體在尿道分泌物及陰道分泌物異常的病征中分布,以便為開展性病病征處理制定流程圖,以及分析疫情時作為依據。
4、為考核淋病防治效果,應注意調查其判愈率、再感染率及接觸者追蹤的結果,同時收集患者及高危人群行為危險因素監測資料,作為分析、解釋疫情變化的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