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肝是由于長期大量飲酒所致的肝臟疾病。乙醇進人肝細胞后,經過肝乙醇脫氫酶,過氧化氫體分解酶和肝微粒體乙醇氧化酶系二條途徑氧化為乙醛。輕度酒精肝多無癥狀,中、重度酒精肝可呈現類似慢性肝炎的表現,如輕度全身不適、倦怠、易疲勞、惡心嘔吐等。
一、輕度脂肪肝多無癥狀,中、重度脂肪肝可呈現類似慢性肝炎的表現,如輕度全身不適、倦怠、易疲勞、上腹不適、惡心嘔吐、食欲不振、腹脹等,少數病人有低熱、腹瀉、四肢麻木、手顫、性功能減退;酒精肝硬化則是一種較嚴重的酒精肝。
二、輕癥酒精肝會出現如腹脹、乏力、肝區不適、厭食等常見酒精肝的臨床表現。
三、酒精肝除上述酒精肝的臨床表現加重外,部分酒精肝病人出現發熱、白細胞增多(主要是中性粒細胞增多),酷似細菌性感染等酒精肝的臨床表現。
四、酒精肝的臨床表現并出現黃疸、肝腫大和壓痛為特點,少數有脾臟腫大、面色灰暗、腹水、浮腫、蜘蛛痣(蜘蛛痣【譯】:也稱蜘蛛狀毛細血管擴張癥或動脈性蜘蛛痣,形態似蜘蛛,痣體旁有放射狀排列的毛細血管擴張。)等一系列酒精肝的臨床表現。
酒精肝病常見的癥狀為
① 由于脂肪浸潤而引起肝臟腫大及壓痛。
② 由于肝細胞壞死而出現黃疸、惡心、嘔吐等癥狀。
③ 門脈高壓及合并癥,表現脾臟腫大、食管靜脈曲張及腹水等。
④其他癥狀,如蜘蛛痣、肝掌等。
過量飲酒,大量乙醛對肝細胞有明顯的毒性作用。至接和間接導致肝細胞變性。壞死、以及纖維化,嚴重時可發展為肝硬化。根據國內臨床標準,日飲酒精量超過40g(合50度白酒100ml),連續5年以上的病人定為嗜酒者。嗜酒者發生的肝病包括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纖維化及酒精肝硬化,酒精肝的臨床表現包括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三類。此三類病變可獨立存在,也可合并出現。酒精肝早期可無明顯癥狀,但肝臟已有病理改變,發病前往往有短期內大量飲酒史,有明顯體重減輕,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全身倦怠乏力,發熱,腹痛及腹瀉,上消化道出血及精神癥狀。
溫馨提示:一旦發現酒精肝患者應該及時戒酒,否則病情會隨著飲酒的時間越發的升級。飲酒的量越多,時間越長,肝臟的脂肪性變就越嚴重。所以長期酗酒的人應該養成定期檢查身體的習慣,爭取有疾病早發現、早治療。以免耽誤了病情,造成更加嚴重的后果。
【參考文獻:《酒精肝臨床病理學》《酒精性疾病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