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結核是全身結核的一部分。為了盡早治愈全身和局部結核,必須充分發揮醫護人員和病人的主觀能動作用,積極增強病人機體的抵抗力,使矛盾向有利于機體方面轉化。應用支持療法、藥物療法,必要時手術清除病灶、融合脊椎,早日恢復病人的健康。
細數脊柱結核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細數脊柱結核的治療方法有哪些(一)
非手術療法
1、臥床使病變脊椎不承重,是防止病變發展、嚴重畸形和截癱的必要措施,臥前后石膏床或硬床均可。在病灶活動期必需堅持臥床,否則,病變的椎體在承重(坐、立或行走)情況下,將加速破壞、塌陷,形成嚴重畸形,甚至發生脊髓受壓造成截癱。在發育較快的兒童,尤其造成嚴重駝背畸形,并可發生截癱(在兒童成長后,因脊柱發育受影響和脊髓受壓而發生截癱)。在兒童尤需堅持臥床,常需數年時間。臥床期間可適當進行四肢運動和背部肌肉收縮活動。
2、加強營養,增強機體抗病能力。
3、抗癆藥物的應用鏈霉素、異煙肼和對氨柳酸鈉綜合應用,效果較好,可減少細菌對藥物的耐藥性。對活動期病人和手術前后,應給予鏈霉素(0.5克肌注,2/日,共約30~40克)及異煙肼(100毫克3/日),其它時間,根據情況,可間隙使用鏈霉素、異煙肼及對氨柳酸鈉(3~4克,3/日),約3~6個月。
4.病變愈后逐步增加活動,要防止脊柱過多承重,以免病情反復。病變愈合的標志是腰背局部疼痛和壓痛消失,全身健康良好,體溫、脈搏和血沉等正常,X線顯示骨愈合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