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診治指南(二)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其他治法
1、體針
上肢取穴肩鶻、肩謬、曲池、尺澤、手三里、外關、合谷;下肢取穴環跳、陽陵泉、昆侖、太溪、解溪等,或根據疼痛腫脹部位采取局部取穴,或循經取穴。實證針用瀉法,虛證針用補法,屬寒者可加灸法,屬熱者可加用火針刺法。
2、熏洗
(1)肢體關節畏風、怕涼,偏寒濕痹阻者,酌情選用祛風散寒除濕、溫經通絡藥物,可用藥物全身熏洗療法,每次30min,1日1次。
(2)肢體關節腫脹熱甚,偏濕熱痹阻者,酌情選用清熱除濕、宣痹通絡之晶,可用藥物全身熏洗療法,每次30min,1日1次。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針炙
3、外敷
局部關節腫大變形,偏痰瘀痹阻者,酌情選用活血行瘀、化痰通絡之晶,可用中藥外敷法,每次30min,1日1~2次。
4、穴位
注射木瓜注射液、紅花注射液或復方當歸注射液,每次每穴注入0.5~0.8ml,.每次選取3~4穴。類風濕性關節炎診治指南>>>點擊
5、直流電離子導入多應用中藥的浸出液
常用蒸餾水制成50%乙醇溶液或用50°的白酒浸泡中草藥,進行局部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