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醫生談如何防治小孩脊柱彎曲
主持人:各位網友,各位嘉賓下午好。歡迎大家再次光顧搜康專家訪談間。
今天我們訪談的主題是"如何防治脊柱側彎"。做客訪談間的嘉賓是著名的骨科專家鄒醫生教授。
歡迎鄒教授的到來。鄒教授跟各位網友打個招呼。
鄒醫生:各位網友好,今天很高興有機會能夠在這里跟大家進行交流。
主持人:今天的題目叫脊柱側彎,聽起來是一個非常專業的詞匯,一般百姓沒辦法理解什么叫脊柱側彎,但是有一句俗語,挺直了脊梁。這個脊梁就是鄒教授研究的重點領域,首先請問鄒教授,哪些病會影響脊梁不直了?
鄒醫生:我就這個問題跟大家做一個簡要的描述,我們知道有一句話叫做挺直了脊梁做人,俗語說立得直、行得正。人類的活動要靠脊梁骨完成,人類作為直立行走的脊椎動物最早完成了進化的過程,從四足動物變成兩足直立行走才發展成今天的人類,脊梁骨是我們骨骼系統當中一個核心的支柱性的結構。現在還有類人猿、猩猩之類直立行走比較晚,進化上落到人類的后面。今天人類發展到今天成為最智慧的可以說是整個世界生物界的高級生物。
脊梁骨是人類的支柱,通常叫脊柱。脊柱有一個支撐的結構,有一定的形態。我們講人站得正,正面看過去這個人身板很直,靠脊梁骨來支撐整個身體。從前位看是一個柱狀結構,實際上脊柱在三維空間內并不是直上直下的柱狀而是有不同方面的生理彎曲。這個生理彎曲是正常的,生理彎曲是在側位上觀察,因此旋轉90度會發現脊柱是S型的,有向前的凸,有向后的凸。維納斯為什么好看?胳膊沒有了好看,就是因為身體有曲線美。
主持人:現代人經常說美不美看曲線。
鄒醫生:我到法國羅浮宮參觀,過去看圖片模型,看到維納斯真實的雕像之后確實非常美,給人美的震撼。為什么美?因為身體有它的曲線,該凸的地方凸,該凹的地方凹,形成曲線。這個彎曲表示脊柱本身并不是柱狀,而是有不同方向的生理彎曲。
脊柱的疾病彎曲
主持人:除了生理彎曲是不是有疾病彎曲?
鄒醫生:除了脊柱生理彎曲還有脊柱側彎,也就是說脊柱側面發生了不該有的彎曲,前面看是筆直的,比如前后位置上發生不該有的彎曲之后,再看這個人就不是一個正常的形體,美麗的曲線沒有了。相反帶來身體的畸形。我們對人體美的認知是在生理情況下,一旦發生不該有的彎曲,出現病理彎曲脊柱側彎,我們生活當中看見有人有“羅鍋’”
主持人:宰相劉羅鍋是不是脊柱側彎?
鄒醫生:應該是這個疾病,劉羅鍋具有相當知名度,可能是杜撰出來的歷史人物。
主持人:外形的表征是不是特別明顯,后背心背了一個大包似的?
鄒醫生:對的。脊柱側彎跟一般生理彎曲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在你身上出現明顯的不該有的凸起。如果以脊柱正中線為一個中線的話,在脊柱的上下會出現明顯山峰一樣的東西。
脊柱側彎不同程度的分型
主持人:脊柱側彎是怎么來分型的?
鄒醫生:首先是程度,脊柱側彎這個名詞延伸出來一類疾病,這類疾病直接關系到人口素質、身體健康,為什么今天要講這個話題,因為脊柱側彎的發病率應該說在人類眾多的疾病當中發病率還是比較高的,根據世界各國流行病調查文獻的報告,我們不同種族、不同國度發病率都是在1%左右。
主持人:前一段廣東調查了一百多個小孩當中有一個脊柱側彎,文獻報告是1%。
鄒醫生:大量文獻報告還是在1%左右,每一百個孩子當中有一個有潛在的脊柱問題。脊柱側彎有這么高的發病率,按照人口比例來講,如果中國是12億人口,那么潛在的病人就超過千萬。這個數字還是很大的。同時這個病會嚴重影響到人口的素質,到成年人肯定就發現了,小孩子生下來看著是好的,長著長著這個小孩怎么駝背怎么會彎,慢慢發現身體的畸形,背扭曲、長不高等等情況。
主持人:青少年大概哪個年齡段比較凸現?
鄒醫生:脊柱側彎從醫學上剛才講了發病率,第二個應該講講病因,怎么會有這個問題呢?現在為止它的病因是不清楚的,比如癌癥多少種基因導致癌癥,只能說致癌因素。脊柱側彎也是一樣的,出現病例彎曲出現畸形病理不清楚。
分類上來講有幾大類,一個是先天性的,其它幾個類型的脊柱側彎其實也是先天有這個因素,為什么統稱為先天性的?先天性比如脊柱有一節一節的椎體組成,如果把椎體一塊一塊想象成磚頭,一層一層碼起來,出現一個三角形的椎,生出來這個骨頭長成三角形的或者長成一個橢圓形的或者其它形狀的,出現這樣異常的半椎體或者叫蝶形椎,出現這樣的情況脊椎發生先天性的彎曲。
還有一種結構沒有問題,發育到一定年齡之后椎體正常,本來應該是側向的生理彎曲,它把生理彎曲發展到側面彎曲,原因不詳。一般來講姿勢不對容易校正,但是真正追究起來還是有內在病因,這種叫做特發性脊柱側彎,脊柱沒有結構的變化,但是越彎越厲害。另外還有其他疾患引起特殊類型,神經肌肉型、馬凡氏綜合癥引起的脊柱側凸,是系統性病變,脊柱彎曲是其中的表現之一,還有創傷后比如摔了骨折以后愈合不好變成后凸或者凸位以后產生畸形,這個應該不在我們的討論范圍之內。
今天講脊柱側彎這個病實際上是一類發病率比較高的,病因不清楚,對人類健康素質危害比較大的,我們平常科普方面的教育不太夠的。廣大的病人對這個認知不是太清楚的,但是危害又很嚴重的疾病。
脊柱側彎的病發比例和危害
主持人:男女孩的發病比例怎么樣?
鄒醫生:女孩跟男孩一般比例是7—9:1,女孩發病率明顯高一些。
主持人:脊柱側彎是危害比較大的疾病,我們直接想到的是無法直立行走,還有哪些后果?
鄒醫生:脊柱側彎的發生是有程度的,既然是側彎,拿一個尺子量量它多長,把它量化才能判斷病情的輕重程度。一個東西是直的,如果輕微彎一下是輕度的表現,如果彎成90度,人都變成扭曲了。
主持人:是不是對內臟產生影響?
鄒醫生:對。從程度上來講,一般測量方法有一個Cobb's度,實際上就是彎曲軸線的延長線的夾角是多少,一般來講在40度以下不大容易發現,如果你這個人稍微豐滿一點不大容易發現,除非你用醫學特殊檢測的辦法,其實也很簡單,把衣服脫掉,把背清楚裸露出來,兩只手放在膝蓋上面做一個弓背的動作。可以發現背一邊高一邊低。
主持人:以前體檢的時候先直立再趴下去。
鄒醫生:等于站起來做90度鞠躬,兩只手摸到膝蓋。你的眼睛跟背的中線形成一個平面的時候會發現在40度以下可以查知背高還是背低。40度以上五六十度的時候就很明顯了,容易發現身體不對稱。背部一邊高一邊低,同時兩邊的肋骨也不平均,有一邊肋骨高,一邊肋骨低,脊椎彎的這邊隆起,不是一根肋骨而是若干根肋骨,駝背出來一個大包。
在中輕度的時候帶來主要是形體上的畸形,一般來講對內臟沒有實質性的損害,也就是說這個孩子的生長發育期會感覺到心理上的問題大于功能的問題。尤其我們社會文明進步,孩子一生出來就關心生理智力發育,如果孩子背不好看畸形是一個嚴重的心理壓力,尤其女孩子。如果發現兩邊不一樣了,有這種情況了,如果小孩子長大了,周圍人對她的形體有評價的情況下,怎么小姑娘駝背,背怎么是彎的,會形成一種輿論評價帶來的心理壓力。久而久之就會孤獨、離群,對漂亮衣服不敢穿,緊身的衣服或者體現形體的衣服不敢穿,因為一穿就看到駝背了。還有游泳、舞蹈這些運動,害怕公眾對她身體畸形的議論,慢慢離群索居,心理上比較自卑。
我的病人當中有很多這樣的小女孩,其中有一個我們現在還保持聯系,20多歲的時候有脊柱側彎,她自己知道,穿上衣服的時候看的不是太顯著。她20多歲的時候談一個對象,結果談到一定程度很親密,男孩子發現女孩子的身體有側彎,因為這個吹了,所以給她帶來心理非常大的打擊,最后下決心要來治療。通過我跟她溝通手術治療以后,她基本上恢復到正常的體態了。手術兩天之后非常高興,后來又重新找了一個男朋友,是一個大學生,而且比原來的那個男朋友還好。大概兩年以后生孩子,她生孩子懷孕還跟我講,我做完手術會不會影響生育?我說你放心不會。結果生了一個兒子,她生兒子的時候特意給我寄了一大盒糖。
發現脊柱側彎的除了方法
主持人:我們作為家長或者我們作為醫生、學校的老師怎么盡早發現孩子有這種問題?第二,發現之后怎么治療?
鄒醫生:這個是在一定范圍內產生心理的問題,心理問題往往對孩子的發育成長對社會角色和命運有影響,昨天有一個家長已經好幾年了還給我送景德鎮非常漂亮的瓷器,由工匠簽名做的東西。五六年后他母親為什么送我?那時候孩子學習成績很好,因為脊柱側彎很自卑,后來做了手術之后,考到北京來念北京師范大學,后來考研究生出國,這個就是帶來社會角色的變化。這么長時間以來,想起我來,給我送了一個漂亮的瓷器。這是輕度的,如果是重度的形體非常難看,孩子不僅在心理上顧慮多么多么難看,而是和生命命運做抗爭做掙扎。這個時候胸廓變得很小,肺臟心臟都受到壓迫,肺功能重度障礙。一般人從事的體育鍛煉,比如跑步,一般人跑一二百米沒有問題,鍛煉鍛煉五千米、一萬米、長跑都可以。這里的樓很高,不坐電梯走上來,一般的人走可以,但是這樣的孩子絕對不可以。隨便跑幾十米氣喘吁吁,醫學叫發紺,缺氧。上樓上到一二層樓就喘得不行,因為脊柱側彎,胸腔里面的肺變得很小,因為肺的問題,心臟負擔很重,所以非常容易合并呼吸道感染、心衰。
這個疾病不治療會有什么后果,五六年前有一個南方的父親拿過來一個片子脊柱側彎,當時40多度比較輕,他過來咨詢手術很多問題。正好我到南方城市開會,他說那邊做手術很困難。我說你可以到當地醫院,我兩個月之后去那個城市開會,到時候可以跟我聯系,我可以跟主治醫生一起做手術。等到我去開會的時候,當地醫生找我,鄒教授你給我介紹的病人那么重。我說沒有啊。結果拿片子來一看,我們曾經見過面,看過病,我說你孩子現在怎么了?主任跟我講側彎120多度,三度心衰,已經不能做手術了。我說怎么會這樣呢?我給你看的片子是孩子三年前的片子。這是一個非常生動真實的個案,三年的時間從13歲到16歲這個過程,從 40多度發展到120多度,而且當時想給她做手術,心功能、肺功能不能承受這個手術。發展快的孩子最后往往夭折了,如果不夭折也加入了殘疾人的隊伍。加重了家庭的負擔、社會的負擔,他們力所能及的工作很難去做。再進一步的發展會影響到神經,脊柱里面脊髓,彎曲到一定程度神經會被壓迫,慢慢就癱了,腿腳就不靈便了。從感覺運動障礙到最后完全癱瘓,大家都知道桑蘭,脖子摔了神經斷過,很不幸高位截癱,這種情況很難恢復。脊柱側彎到重度后有可能也會帶來這樣的后果。
主持人:我們怎么早期發現,及時治療?
鄒醫生:剛才對疾病一些基本的情況做了一個介紹,怎么早期發現?。姿勢性的,有些家長顧慮很重,看到孩子趴著念書是不是孩子脊柱側彎,是不是有這樣的疾病?不一定。
我剛才講的方法,作為父母來講最早的檢查,把孩子的上身衣服脫掉,彎腰90度,雙下肢伸直,兩只手摸到膝關節,背是平的就不必顧慮。脊柱中線摸起來基本是一條之線就沒問題。一旦背部一邊高一邊低,就應該帶孩子到醫院及時照一張X光片,診斷是很容易的。前后位正位片發生彎曲了,這個時候就會測量他的Cobbs是多少度,一般來講10—40度之間的范圍內而且孩子在生長發育階段柔韌性比較好不用擔心,但是一定要找正規醫院大夫來評價,屬于什么類型的脊柱側彎。先天性的還是特發性的,我們再進一步深入檢查,可以用核磁共振來檢查排除脊髓異常。輕度的不一定所有孩子都需要手術治療,正確的矯形支具對側彎有一定限制作用的。
專家為網友在線解答問題
網友:我的孩子經常斜著肩膀看書,背書包是單肩挎的,會不會以后發育成脊柱側彎?
鄒醫生:嚴格講不良姿勢對脊柱發育有一定的影響,但不是我們脊柱側彎這類疾病絕對明確的致病因素。當然有這樣的姿勢是應該糾正的,時間長了之后會形成一些姿勢性的體位性帶來的不良畸形情況。老平躺著睡,容易偏頭,滴水穿石,雖然枕頭是軟的,你天天這么睡頭也會變形。應該照一張X光片,糾正孩子坐的時候坐正,不光脊柱有問題,眼睛也有問題,首先產生斜視,老斜著看東西。這一點需要糾正。當反復糾正糾正不了,要注意是不是病態,因為脊柱彎了才這樣去看,所以容易理解,照一張X光片看看是不是這樣的病。
如果發現孩子的兩邊背一旦一邊高一邊低,最好帶孩子到醫院照X光片,再請大夫評價一下。保守治療主要是帶支具矯形,可以由矯正的作用,最根本的作用是限制你不要加重,對于大多數發展緩慢的可以阻止發生。
主持人:這個得在40度的前提下?
鄒醫生:對,一般來講是40度以內。為什么定40度?經過大量的病例統計觀察,在40度以下的形體影響比較小。
主持人:40多度往上的呢?
鄒醫生:再往上應該根據年齡來看,形體改變太厲害,最好選擇手術治療。不做手術還是會加重,加重到一定程度,程度越重效果越差,最后可能變成終身的駝背。我們對它的病因沒辦法治療,只能對它的結果進行校正。這幾十年脊柱外科界對這類疾病束手無策,任何社會都有一定數量的駝背畸形人群,他們生活在心理就是再富有也有心理上的沉重負擔,因為他不正常。這類人群生活質量很低。這類人群反過來看,手術治療是非常有意義的治療,矯正后患者回歸到正常人的行列中。
這里我要講一個發生在大概在9年前和脊柱側彎有關的故事,一天門診快要下班了,一個中年婦女只有一個胳膊,走路是瘸著進來的,問:“鄒教授你們醫院賣不賣腎?我要賣腎”。我問:“賣腎干嗎?”,她說:“我女兒脊柱側彎,我在北京看了很多地方,我非常窮沒辦法,能不能我賣一個腎讓我女兒做手術,我知道這個手術很貴”。我說:“不能賣腎,器官不能買賣”。當時這個中年婦女抹了抹眼淚就走了。后來我跟科里面的人講,大家決定要幫助她,后來接觸后才知道她是一個城市的知青,下鄉以后在東北某個生產隊當會計,嫁給當地的一個農村的農民,后來生了一個孩子叫曹賀,有一次在火車站被人給推下鐵軌了,結果胳膊沒了,返城返不了。孩子長到七八歲的時候發現脊柱側彎了,后來十幾歲越彎越厲害,母親每次要攢很久的錢帶他到北京來看病,當時在我們醫院用支具治療,后來支具也限制不住,只能做手術才能矯正。這個小女孩當時十三四歲,側彎進行性加重。
和科里面醫生同行商量,我們捐錢給他們做手術,并通過網絡發動大家幫助她,捐的錢有三四萬。鳳凰衛視主持人吳曉莉,是鳳凰衛視的愛心大使,在網上看到,三次到我們醫院采訪。孩子做手術之前有一個愿望,想看看長城,因為每次到北京錢非常有限,看完病就得走,沒有錢干別的事情。母親每個月四百塊錢的生活費,結果她的愿望被吳曉莉知道了,吳曉莉手術前又來了一次,把他送進了手術室。手術后第10天,吳曉莉又來了,跟他一塊兒登長城。
脊柱側彎患者的手術選擇
主持人:什么樣的人適合手術,有沒有時機、年齡的限制?
鄒醫生:一般來講特發性脊柱側彎比較適合的手術女孩子是初潮以后,那時候發育比較快,還有一個是發展的程度,13歲—15歲比較合適,男孩子也是這樣。但是這個年齡以前發展的太快,在七八歲九十歲已經超過90度了,逼不得已也得做,不然孩子就是嚴重畸形。一個是根據年齡,一個是發展的速度、程度來決定要不要做手術。這個手術在三四十年前都做不好,真正開創了脊柱側彎矯形手術的是一位美國大夫哈凌通,二戰的時候是一個軍醫,戰爭結束之后回到了美國休斯敦,在太平洋參加過珍珠島戰役,他花了十多年的精力45年到59年發明了一根矯形棒,上下有兩個椎板鉤,脊柱側彎放一根金屬棒,這個棒不是圓棒,上面有臺階,鉤子上面只許前進不許后退。我把后面的鉤子推上面的鉤子,這個棒子往上撐,把彎的撐直一點。
主持人:就像一棵小樹彎了,旁邊有一根直立的棍它順直。
鄒醫生:當時人類不知道脊柱彎了拿它怎么辦,哈靈頓應該說是脊柱側彎手術治療的開創者。從59年開始整個六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脊柱側彎從理論到實踐有了巨大的進步。首先矯形的支點從椎板鉤發展到椎弓根釘,從平面矯正到三維旋轉矯正,如果前后位觀察是這樣的,轉到這個位置上來,我在校正病理彎曲的時候同時糾正了生理彎曲,把病理彎曲盡量消滅,都是生理彎曲構造出來。
主持人:這種材料是什么裝置?對身體有影響嗎?
鄒醫生:一般是金屬的,全世界普遍采用鈦合金,鈦合金的材料第一個特性就是和身體的相容性非常好,沒有毒性,很穩定。可以在體內永久生存下去,制作的結構上比較精細,一般都是矯形棒或者椎弓根螺釘,可以固定,可以彎曲,可以調整它。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安裝上去怎么調整,調整有一個前提,柔韌度如何?,如果很僵硬了沒辦法調整。這個手術應該在發現比較早的時候,在六七十度做正好,角度可以達到90%以上。我們很多做完手術的孩子,從很難看的體型變得接近正常的體型,身高一下子增加到8—10公分,會有非常理想的立刻能夠感受到手術結果。我們看到很多孩子 手術后的第三五天,媽媽高興的流眼淚,突然覺得孩子比她還高了,以前在眉毛以下下巴這個位置,怎么一下子變得那么高,亭亭玉立,非常高興。這種手術也使我們醫生感覺到很大的成就感。
孩子的形體扭曲的,一邊是凹陷的,彎腰把兩個手上可以看到明顯的彎曲。手術之后基本上可以到了中線,通過三維旋轉矯正。手術前72度,手術之后8度,身高增加了7公分。我們先選擇一些立點,釘子植入之后有一定的彎度,把這個棒轉50度,然后再分開,保持輕度后凸,呈現背部的生理后凸。身高增加了,形體也好看了。
主持人:這是一次性的調整還是不斷的調整過程?
鄒醫生:這個就是一次性的。做完之后還要做一個融合。肋骨這塊取一點小骨塊,像焊接一樣,彎的脊柱接起來不要再彎了。脊柱側彎技術發展到今天已經成為技術上成熟,矯形效果理想,可以說對青少年成長改變她一生的命運。
主持人:現場網友很關心這種手術的費用是多少?
鄒醫生:現在社會講看病貴看病難,脊柱側彎是高風險的手術,我們醫院是最早做脊柱側彎手術的單位之一,上世紀80年代初開展這個手術,現在為止有一千多例了。在脊柱側彎的矯形方面技術是一流的,毫無疑問,我們是較早開始做這項工作的醫院,將來寫歷史中國脊柱發展史一定有這一點的。北京協和醫院為首的,9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能夠做這個手術的醫生越來越多,北京、南京做的相對多一些,上海開展的晚一點,廣州等一些城市也在做,但是病例數不是很大,同時存在一些并發癥。
有一個最大的誤區,因為它的難度、風險,所以價錢很貴,在醫院使用進口的材料,一般手術價錢是10—20萬,開一輛汽車到醫院去,手術完了之后汽車留到醫院。實際上我們醫院306醫院全部的治療費用平均治療費用是4.8萬,我們得出一個結論,矯形效果和技術是第一流的,我們開展最早,我們是軍隊醫院,我們有自己研發的符合我國人種解剖的內固定器械,我們叫做中華長城。
主持人:它的特點是什么?
鄒醫生:它的特點是適合亞洲人解剖,由鈦合金制造。
最近我們搞了一個活動投入一筆資金,想對一些特別貧困的孩子免費治療,為構建和諧社會做一些工作,我們想做20個人,沒想到來了好多人,我們就挑選特別貧困的幫助他們。有蘭州來的孩子,還有一個女孩內心非常好強,今年12歲,父親死了,母親把她遺棄了,跟著爺爺,爺爺一個月一千塊錢的生活費帶著孫女。她現在彎曲70多度,結果這個孩子很自卑,到北京看了很多醫院,唯一一點就是沒錢做手術。這樣的孩子我們一定要去幫助他們,有可能這個手術做完以后整個命運都改變,本來人生就很不幸了,不能讓她再雪上加霜。我們醫院的脊柱側彎是國內最早的,我們的矯形技術各種類型的重癥側彎都能夠實施手術。
脊柱側彎手術的特點
主持人:在我們醫院做脊柱側彎手術有幾個特點?醫生的責任心、我們的技術還有我們整個手術治療下來用我們自己研發的產品帶來手術費用下降比其它醫院的幾大優勢。
鄒醫生:我們是國內開創脊柱側彎手術先河的單位之一,我們最早的老師是協和的吳之康教授,上世紀85年吳之康教授是見過哈靈頓本人為數不多的人,我們的骨科現在是全軍的脊柱外科中心,經驗上很豐富,學術上很正規,各種脊柱側彎的病例較多。在我從美國學習來之后,我們自主研發的知識產權的矯形材料不比國外的任何一個系統差,雖然學科上有不同的意見,洋人的東西也好但是很貴,我們的東西好,效果也好,應該說是同一個水平的東西。我們把價格降到這樣一個較低的程度。越做這個手術越覺得對社會有責任感,有愛心,對社會所做的貢獻,通過這個手術越來越多病人的積攢,我們看到兩個方面的收獲。
一個是做好的病人越來越多,很多被改變命運的孩子反饋給我們的時候,我們有一種收獲的喜悅。再者我們也培養了一支隊伍,包括我自己的研究生,還有從我們走出去的醫生,到其它醫院的醫生也都會做這個手術,帶動了隊伍,可以說桃李滿天下。現在有的醫生從我們這兒離開了,可以獨立做這個手術,這個也很好,對社會也是貢獻。但是我們這個基地越來越大,脊柱側彎是我們一個特色的手術,整個脊柱的疾病研究越來越深入。
同時我們醫院的背景是航天跟載人航天密切相關的,我也是航天醫療協會的會長,我們在航天醫學脊柱學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對楊立偉、聶海勝進行醫療救護,同時我們的科研實力也很雄厚。為什么脊柱側彎比較突出,因為很難治,發病率比較高,治療費用卻很昂貴。大家對疾病缺乏正確的認識,過去不能治,現在能治了卻變成很貴的手術,而且有一個錯誤的概念,不能矯形。我們可以用較低費用,做成第一流的手術技術。
主持人:另外一個錯覺覺得在脊椎上做手術,這個事情很困難。
鄒醫生:雖然現在技術發展比較成熟,但是任何手術都有風險,不能說手術百分之百安全。通過大家的努力,一個系統的完善和一個團隊的奉獻,把風險降到最低,這是一個實事求是的做法。我們團隊平臺是全軍的脊柱外科中心,我是比較早在的這個團隊里的人,我之前還有一位醫生,現在我算是脊柱外科中心的創始人,現有四位主任醫師,還有博士后、博士、碩士,我們手術技術訓練非常嚴密,擁有而且是在國內最早開展上胸段的椎弓釘固定技術,由于風險較大,在美國FDA至今還沒有批準該項技術。一旦螺釘刺到神經上會有癱瘓的風險,前面有臟器、大血管,偏差會有生命的危險。手術要有很高的技術,手術來自于嚴格的訓練和基本知識,我們的訓練非常嚴格,脊柱側彎的手術并發癥發病率非常低。
主持人:我們做這個手術后期的并發癥大概有哪些?
鄒醫生:一個脊髓損傷導致的是截癱,這是導致很多單位這個手術開展不下去的原因,有的單位沒有經過扎實的訓練,沒有雄厚的功底和系統工程,急急忙忙上這個手術,上手術之后在頭幾例就發生了手術后截癱,一旦截癱,你面對截癱比面對死亡還困難。我說這個不是談虎色變,我們經過成熟的、長期經驗積累和訓練,做這個手術我認為在學術界要建立一個準入制度,要有醫生嚴格的訓練,要有科學的態度,要有良好的維護系統和監控系統保證病人的安全。不能說隨便腦子一熱就做這個手術,這樣是不對的。但是經過嚴格的訓練可以做到,我們脊柱外科中心有20多年的手術經驗,技術是很成熟的。這個手術成熟不是說一個大夫做得好,而是一個系統工程,手術前的診斷、檢查、手術方案的制訂、手術時機的選擇、手術的護理、手術當中的監控、麻醉、手術后的恢復,這一系列工程帶來一個良好的手術效果,減少并發癥。其它并發癥是多方面的,比如感染、失血、休克,因為手術切口是比較大的,如果出血技術控制不好帶來失血性休克,出好幾千毫升。在我院現在做一個脊柱側彎有時候可以做到失血控制在兩三百毫升,甚至血都不給輸,這是多年積累的手術當中減少創傷的技術和控制出血的技術綜合應用。
主持人:外科手術特別強調精細。手術可能發生并發癥可能,手術后病人要需要注意什么細節?小孩子是不是馬上能夠上學、跑步、負重背書包是不是都沒有什么問題?
鄒醫生:脊柱側彎過去手術后的恢復過程比較長,是由于矯形方式不同,只有兩個鉤子,現在經過三維旋轉矯正堅強固定,這個手術一般來講下床時間就是一個闌尾組織切合愈合的時間,最多三五天就下床了,最多十多天就下來了,下床之后佩戴一個支具,一段時間內固定兩三個月。下床之后可以從事一般的生活需要的活動。孩子寒假暑假做完這個手術,開學之后就正常上學了。三個月到半年之后就沒有問題了,為什么要等三個月?要由有一段骨融合的過程,經過三到六個月融合好,沒有什么其它異樣的感覺,很多孩子可以從事體力活動。
主持人:兩個小男孩喜歡背靠背玩耍。
鄒醫生:短期內還是不要做劇烈運動,在融合好了可以適當的增加運動量,在一年左右還不要做對抗性的運動。
網友:想問一下:脊柱側彎用矯形模具戴了一年,還用一直戴嗎?是不是絕對沒法恢復到正常了?哪些人適合戴模具,哪些人不適合?
鄒醫生:具體的病情要求也不一樣,在四五十度或者三十到四十度的范圍內,12—13歲開始戴的情況要一直戴下去,也就是說你要選擇不手術治療靠支具來控制的話,如果支具不帶會發展,佩戴支具的時候,醫生應該給你一個指導。除了洗澡支具要拿下來之外,連睡覺都得戴。就好象孩子比別人多了一件衣服。覺得支具小了緊了,需要在支具的地方換一個,戴到骨垢線閉合,發育成熟了才可以取下,這時候的發展比較緩慢或者不發展。
網友:手術費用多高?不治會有什么風險?
鄒醫生:國內平均價格在10萬左右,我們醫院在4.8萬左右。我們的平均價格明顯低于國內的平均價格,但我們的手術技術是國內第一流的。如果不治超過四五十度,先天性的特發性的會進一步發展,發展到多少度不一樣,嚴重的可以發展到100度以上,構成功能性的障礙,不光是形體障礙。
網友:從小就那個胳膊不一樣長,不過不是很明顯,站直了大概差3到4厘米,背后的脊柱稍微有點側彎,現在都27歲了,還能治療嗎?如果可以效果怎么樣?要治療多長時間?什么方法?
鄒醫生:一定要來檢查,胳膊不一樣長,肩膀一樣高嗎?如果肩膀也不一樣高,胳膊不一樣長,表示不是你上臂的骨骼不一樣長的問題,而是脊柱側彎帶來的問題,這個時候主要針對側彎的角度,把間盤擺平了胳膊就一樣長了,如果肩膀是平的兩個手不一樣長,可能跟脊柱關系不大,是你的上臂和前臂的骨骼不一樣長,這個情況也要來檢查。我們醫院有骨延長的手術,但是是不是做一定要看具體情況才能說。另外記住一件事,做醫生的一定根據病人的個體實際情況才能做出一個適合你的判斷,不能泛泛而論。
網友:我現在內植物已經十年了,要把它摘出來嗎?
鄒醫生:做的什么手術?如果是脊柱側彎沒有什么變化,可以不摘,如果沒有真正不舒服的感覺可以不摘。
網友:是不是植入的鈦金屬要在體內留一輩子,放在體內安全嗎?
鄒醫生:如果沒有什么不良反應和感覺,脊柱已經融合了,為什么還要再做一次手術取出它呢?除非它有斷裂或者有不良感覺或者是等等其它情況感染了,才會考慮做手術摘除。有些人要求摘出來多半是心理作用,老覺得里面有東西。
網友:孩子已經在別的醫院接受了矯形手術,效果不太好,請問這種還能再轉院進行再次矯形治療嗎?
鄒醫生:可以過來看看,我們這幾年有大量的病人,我們把他叫做脊柱側彎翻修手術,在別的醫院做的效果不好,脫鉤的、斷棒的,我們再一次進行手術,其中也有相當一部分獲得比原來更滿意的結果。每個個體情況不一樣,這種情況希望過來看一下,根據孩子的年齡前面做的什么手術,什么類型的情況,才能告訴你有沒有可能再做。但是我們已經做過很多翻修的手術,甚至還有做過兩次三次,四次手術的都有,這方面我們醫院的經驗在國內應該說是豐富的。
主持人:如果要看脊柱相關的疾病要掛哪個號?
鄒醫生:包括骨骼包括關節我們都看,我們是全軍的醫療中心,掛骨科就可以了,每天有專家門診,我的門診不固定,是預約,約完之后是特需門診,門診的電話接特需門診,特需門診實際很方便,我的特需門診根據我的時間和你想要的時間,因為我現在的會議很多的,其它手術也很多,我今天有空了,有病人今天想看,那馬上就看,或者約哪天看。66356729轉特需門診。
主持人:骨科看脊柱側彎有幾個特需號?
鄒醫生:還有專家號,都在門診掛號就可以了。另外每天都有骨科門診,實際上我們看病的大夫都是我們這個團隊的,可以找各個主任來看,他們都可以及時轉診。
網友:現在很多人都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癥,我的母親也是,經常疼的不能走路,你能對這種病如何治療和療養提出些意見和建議嗎?謝謝您?一直很想讓母親的這種病能徹底的治愈。謝謝您
鄒醫生:這是一個非常實際的問題,因為人類的腰腿痛是很常見的疾病,腰椎間盤突出癥是社會上庸醫給用濫了的名稱,用各種辦法說可以這樣治可以那樣治,你母親的疾病是什么樣的癥狀,是腰痛還是腿痛,是根據醫院做的檢查,還是核磁共振CT檢查下的診斷,腰椎間盤突出應該是在中年才比較典型,到了老年人往往不是單純的突出,合并神經管道的蛻變或者是狹窄引起疼痛,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診斷名詞。針對這種情況手術治療的效果可以說是非常好的,值得信賴,手術效果非常好也是安全的。如果長期得不到緩解是椎間盤原性疾病,為了提高生活質量,手術是正確的選擇。可以到我們醫院來看我們的門診或者看所有醫生的門診,會給你一個非常準確的回答。
如果單純問椎間盤手術能不能治好?可以只好,而且效果還是比較理想的。當然要看具體病情是不是這個病,我不太清楚你母親屬于哪個類型,如果臨床檢查結果說是這個病,長期用藥治療不好,手術治療是比較好的選擇。如果診斷不是太明確,是別人給你講的這個名詞,你最好去醫院看看,應該是這樣一個過程。
鄒醫生:今天訪談的時間快結束了,今天的主題是脊柱側彎,給更多的網友一個認識,脊柱側彎是一個什么概念,包括這個病會對我們的身體產生什么樣的影響。最后請鄒教授給網友做一個總結,針對這個病我們應該什么角度去看,得了這個病應該怎么辦。
鄒醫生:非常感謝,感謝健康頻道的主編,這種形式非常好,不是為了掙錢做這個事情,真正是為社會做公益的活動。在這里有這么一個渠道可以和廣大網民進行溝通,我覺得非常好。今天的主題是脊柱側彎,從它的發病原因、基本的病理分型、危害、治療的方法、后果做了一個比較全面的討論。
這么短的時間內把這么復雜的病說清楚很難。我們最后總結一點,發病率還是比較高的,一旦診斷出來是脊柱側彎,不管先天性的也好,特發性的也好,還是其它類型的也好,對青少年的危害是顯而易見的。在輕中度的時候主要是心理上的危害,不光是孩子一個人的,現在都是獨生子女,可以帶來家族性的,還有父母,還有父母的父母,大家都像小皇帝像小公主一樣,老人們都很關注,心理負擔很重。如果發展到重度對健康有嚴重的危害,對心肺功能、神經功能有嚴重的損害,阻礙人口素質的發展。有沒有辦法從根本上阻斷?很遺憾現在還沒有,現在全世界的研究不知道病,為什么發生這個情況不知道。現在全世界投入很大的科研力量是基因的因素還是遺傳因素,早期發現它,阻斷它矯正它,既然來到這個世界上,既然有病,讓生命之樹更好地常青,用現有的辦法矯形它,正確的態度、正確的辦法。
今天機會非常好,最重要的一點是醫患之間的溝通,對這個疾病的認識多加強科普方面的教育。希望以后在網開通博客之后有更多的機會跟廣大網友、家長朋友進行更深入的溝通,希望把306醫院多年積累的國內最早開展這項工作的基礎向社會做一個介紹,用我們的積累和我們的責任心、我們的技術用比較低的代價為社會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提高人口素質,為改變這些孩子的命運做出我們應該有的貢獻。感謝健康頻道。
主持人:謝謝鄒院長百忙之中光臨專家訪談間,鄒院長的博客我們已經開通,有脊柱方面的疾病,可以跟鄒院長和鄒院長的團隊溝通,希望大家按正確的方式進行就醫,特別是脊柱側彎這樣一個疾病,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正確就醫,正確治療。這棵小樹肯定會站直了長高。謝謝鄒院長,今天的訪談到此結束,謝謝各位網友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