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的鑒別精索靜脈曲張(一)
如何正確的鑒別精索靜脈曲張
精索靜脈曲張是精索內蔓狀靜脈叢的異常擴張、伸長和迂曲。該病在普通男性中發病率約為20%,在不育男性中約為40%。本病多見于青壯年男性,青少年中相對較少,6-19歲青少年精索靜脈曲張總發病率為10.76%,但是程度較重,多為III度。那么就由小編我來為大家介紹下中西醫是如何鑒別精索靜脈曲張的。
中醫鑒別精索靜脈曲張
精索靜脈曲張病位在肝、腎、脾、胃及所屬靜脈。病因多為腎陽虧虛、寒滯撅陰、飲食不節、七情內傷、勞累過度致使瘀血積滯,筋脈失養,造成氣血運行無力,舊血不去,新血不布。日久則瘀血停滯,阻于絡道,以致靜脈怒張,彎曲狀如蚯蚓盤曲成團。
1、肝腎虧虛:肝腎虧虛,筋脈失養的,筋脈弛緩不收,絡血瘀阻,而見陰囊內青筋暴露。
2、寒滯撅陰:腎囊、睪丸者乃陰器也,肝經之循,寒滯撅陰,凝聚肝經,靜脈瘀阻,血流不暢,宗筋受阻,失于溫煦,則誘發本病。
3、氣滯血瘀:肝郁氣滯,血行不暢,氣滯血瘀,脈絡宗筋受阻,瘀滯日久,故見局部青筋暴露,瘀血阻滯經脈,又見陰囊脹痛下墜感。
4、濕熱瘀阻:痰濕體質,或久居濕熱之處,或過食肥甘,痰濕內盛,痰濕阻滯氣機,血行不暢,絡脈受阻,則陰囊青筋暴露;濕熱蘊結精室,與瘀血阻滯經脈,精索靜脈盤曲成團。
5、腎虛阻絡:稟賦不足,腎精虧虛,不能溫煦形體,鼓動氣血運行,以致氣血不能暢達,宗筋失養,瘀血積聚脈絡,出現脈絡迂曲、顯露之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