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口小又深 要敞開暴露
由尖而長的東西刺入人體組織所造成的“刺傷”,其傷口多數小而深。由于這種傷口深而外口較小,傷口內有壞死組織或血塊充塞,是最容易感染破傷風厭氧性芽胞桿菌,也是最有利于這些桿菌生長繁殖、產生毒素的“缺氧的環境”。
故對待諸如本討論案例的那種銹釘刺傷的傷口,除對傷口周圍的皮膚用碘酊進行消毒外,應用3%過氧化氫(雙氧水)或1‰高錳酸鉀溶液,對傷口進行反復沖洗或濕敷,并徹底清除傷口內的異物。此外,這類傷口不能縫合、包扎,應把創口敞開,充分暴露,從而去除破傷風厭氧性芽胞桿菌生長繁殖的環境。要知道,正確處理傷口,是預防破傷風發生的關鍵步驟。
在傷后24小時內,皮下或肌肉注射破傷風抗毒素(TAT)1500單位(小孩和成人用量一樣,注射前作過敏試驗,陽性者,采用脫敏法注射),是預防破傷風感染的重要補救措施。有時候,傷口雖然不深但污染嚴重,或有皮片覆蓋的,也必須做好傷口的清創,不縫合、不包扎傷口。
對于傷口污染嚴重或在受傷24小時以后,才注射破傷風抗毒素的,則破傷風抗毒素需要用加倍的劑量。預防破傷風的最可靠方法,是在平時注射破傷風類毒素,使人體產生抗體。一般注射3次,有效期可保持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