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角膜病致病因素甚為重要,實驗室檢查可為角膜病患者選擇最有效的治療方案。對細菌性或霉菌性角膜潰瘍,做刮片檢查常能得到線索。微生物的培養及藥物敏感實驗,更有助于診斷和治療。必須指出,在取得實驗結果之前,應根據臨床診斷,首先給予必要的治療,不可等待而延誤治療時機。
一、角膜病的診斷檢查方法
1、病史咨詢
有無角膜刺激癥狀及外傷史,局部和全身是否用過皮質類固醇。有無慢性淚囊炎、內翻倒睫等眼病及有關的全身疾病。
2、眼部檢查
刺激癥狀嚴重者,特別是小兒,可先滴表面麻醉劑后再行檢查。對有穿孔危險者,檢查時切忌壓迫眼球。對角膜表層損傷,利用熒光素染色法很容易查見,利用放大鏡或裂隙燈更易查出角膜病變部位和形態。必要時作角膜知覺檢查和淚液分泌功能檢查等。
二、角膜病的治療方法
1、消除誘因:如對瞼內翻,倒睫,慢性淚囊炎,結膜炎等及時處理和治療。
2、散瞳:凡有鞏膜刺激癥狀,如瞳孔縮小,對光反應遲鈍及并發虹膜睫狀體炎,均應散瞳,常用散瞳藥為0.5~3%阿托品及眼膏;必要時可結膜下注射散瞳合劑(mydricaine)。
3、熱敷:用濕熱敷法,可使眼部血管擴張,促進和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減輕刺激癥狀,促進炎癥吸收,增強組織的修復能力,每日可熱敷2~3次,每次15~20分鐘。
溫馨提示:用無菌紗布將患眼遮蓋,可避免光線刺激,減少眼瞼對角膜表面的磨擦,保護潰瘍創面,并可減輕疼痛,促進潰瘍愈合和預防繼發感染,還可戴用治療性軟性角膜接觸鏡,但對伴有結膜炎和膿性分泌物多者禁用,必要時可戴有色眼鏡。可應用多種維生素,如維生素C,E和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