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甲亢有高代謝癥狀,甲狀腺腫大,眼球突出等癥狀,診斷并不困難,但有約20%的甲亢病人臨床表現不典型,多見于老年,年齡較大的病人,有慢性疾病的病人或是甲亢早期和輕癥甲亢病人,癥狀和體征不典型,往往無眼球突出,甲狀腺腫大不明顯,特別是有一些病人甲亢癥狀隱匿,而以某種癥狀較為突出,容易誤診為另一系統疾病,常見的不典型表現有以下幾點:
1、心血管型:以心血管癥狀為突出癥狀,心動過速,心律失常,心絞痛或心力衰竭。多見于婦女或年齡較大的病人及毒性結節性甲亢病人,臨床上往往診斷為冠心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心律失常等病,此型甲亢病人,心血管癥狀用抗甲狀腺藥物治療才能緩解,單純用心血管藥物治療效果不佳。
2、神經型:以神經精神癥狀為突出表現,病人神經過敏,注意力不集中,情緒急躁,坐立不安,失眠,幻覺,多見于女性,易誤診為神經官能癥或更年期綜合征。
3、胃腸型:常以腹瀉為突出癥狀大便1天數次甚至數十次水樣腹瀉,無膿血便,常誤診為腸炎,慢性結腸炎,有部分病人以腹痛為主要癥狀,呈彌漫性或局限性腹痛,可類似膽絞痛,腎絞痛,潰瘍病,胰腺炎,闌尾炎,往往診斷為急腹癥而收體外科治療,偶爾少數病人以劇烈嘔吐為主要癥狀,甚至呈頑固性嘔吐而誤診為胃腸炎,本型多見于中,青年人。
4、肌肉型:以肌無力,體力減退和周期麻痹為突出表現,往往無突眼,無甲狀腺腫等甲亢體征和癥狀,或癥狀出現較晚,多見于中年男性,多在病人飽餐后及攝入大量糖類食品發生。
5、惡病質型:以消瘦為突出癥狀,體重迅速下降,肌肉萎縮,皮下脂肪減少或消失,甚至出現惡病質,往往誤診為惡性腫瘤,多見于老年病人。
6、低熱型:約半數甲亢病人有低熱,體溫一般<38℃,部分病人長期以低熱為主要癥狀,伴有消瘦,心悸等癥狀,易誤診為風濕熱,傷寒,結核病,惡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等,主要見于青年人,本型低熱的特點,體溫升高與心率加快不呈正比,心率快更顯著,應用解熱藥抗生素治療無效,而抗甲狀腺藥治療效果明顯。
7、肝病型:以黃疸,上腹脹痛,肝大,轉氨酶升高,白細胞減少為主要癥狀,往往誤診為肝病。
除上述不典型癥狀外,還有一些不典型體征,如甲亢性肢端病,男性乳房發育癥,白癜風,指甲與甲床分離癥(Plummer甲),局部常色素沉著,高糖血癥,多飲多尿,肝掌,高鈣血癥等,這些都需要有進一步認識,以免誤診。
鑒別診斷
1、單純性甲狀腺腫,除甲狀腺腫大外,并無上述癥狀和體征,雖然有時131I攝取率增高,T3抑制試驗大多顯示可抑制性,血清T3,rT3均正常;
2、神經官能癥;
3、自主性高功能性甲狀腺結節,掃描時放射性集中于結節處:經TSH刺激后重復掃描,可見結節放射性增高;
4、其他,結核病和風濕病常有低熱,多汗心動過速等,以腹瀉為主要表現者常易被誤診為慢性結腸炎,老年甲亢的表現多不典型,常有淡漠,厭食,明顯消瘦,容易被誤診為癌癥,單側浸潤性突眼癥需與眶內和顱低腫瘤鑒別,甲亢伴有肌病者,需與家族性周期麻痹和重癥肌無力鑒別。
一般甲亢還需要與單純性甲狀腺腫(地方性甲狀腺腫),急性甲狀腺炎,惡急性甲狀腺炎,橋本病,甲狀腺瘤,甲狀腺癌,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等癥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