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類型肺結核的X線表現各異,需要鑒別的疾病也不同。
1.原發型肺結核 X線特征表現為縱隔和肺門淋巴結腫大,需要與淋巴瘤,主要包括淋巴肉瘤、霍奇金病和淋巴性白血病、胸內結節病、中心型支氣管肺癌、縱隔淋巴結轉移癌和各類縱隔腫瘤鑒別。
2.血行播散型肺結核 重度毒血癥狀而早期X線特征顯示不清楚時當與傷寒、敗血癥相鑒別。肺部粟粒病變須與細支氣管肺泡癌、肺淋巴管癌、肺部轉移癌、含鐵血黃素沉著癥、各類肺泡炎等進行鑒別。
3.浸潤型肺結核與各類細菌性和非細菌性肺炎易于混淆。肺結核空洞須與肺膿腫、癌性空洞等加以區別。肺結核薄壁空洞須與肺囊腫和囊性支氣管擴張相鑒別。肺部結核球應與肺癌、肺部良性腫瘤、肺部轉移癌、肺部炎性假瘤、包蟲病、動靜脈瘺等加以鑒別。
4.慢性纖維空洞型肺結核 主要X線表現為肺纖維化,不規則的空洞,局部肺體積縮小,氣管縱隔移位等。須與慢性肺膿腫、肺不張、明顯的胸膜肥厚和放射性肺炎等作鑒別。
5.特殊人群和不典型肺結核 某些特殊人群患肺結核可在癥狀、體征和胸部X線表現及臨床病程等方面與一般肺結核患者有不同特點,稱為“不典型肺結核”易延誤診斷。
(1)無反應性結核:亦稱暴發性結核性敗血癥。為一種嚴重的單核-巨噬細胞系統結核病,見于極度免疫功能低下患者。首先出現持續高熱、骨髓抑制或呈類白血病反應。肝、脾、淋巴結、肺、腎、骨髓嚴重干酪性壞死病變、含有大量MTB,而X線表現往往很不明顯,出現時間明顯延長或長時間表現為無典型的粟粒樣病變改變,呈均質性片絮狀陰影,常位于非結核病好發部位。
(2)結核性關節風濕癥與結節性紅斑等變態反應性表現:多見于年輕女性,多發四肢大關節疼痛或炎癥。四肢伸側面及踝關節附近反復出現結節紅斑及環形紅斑、春季好發,抗結核治療有效。
(3)艾滋病合并肺結核時可表現為肺門、縱隔淋巴結腫大、中下肺野浸潤病變多,并缺乏空洞等特征,類似原發肺結核表現,且有合并胸膜炎與肺外結核多見、PPD試驗陰性等特點。
(4)糖尿病、矽肺合并結核時X線特點以滲出干酪為主,呈大片狀,巨塊狀,易形成空洞,病變進展迅速,治療效果差。盡早有效控制糖尿病同時予以抗結核化療。否則,抗結核治療難以奏效。
(5)肺結核合并肺癌:兩者常合并存在,有報道肺結核纖維瘢痕組織可致癌變,肺結核合并肺癌可發生在結核鄰近部位或肺部不相關部位。X線胸片出現新病灶,特別是孤立結節灶、肺不張、肺門增大、胸腔積液等征象應考慮合并肺癌的可能,作相應檢查及早確診。手術治療為首選方案。抗癌化療為姑息性治療手段,放療可促使結核惡化不宜采用。
(6)肺結核與妊娠分娩:肺結核患者伴妊娠,化療藥物選用應避免對胎兒的影響,INH,EMB,PZA對母親與胎兒是安全的。RFP對動物有致畸作用,但在人類未被證實,故妊娠3個月內禁用,妊娠3個月后慎用。SM等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禁用,以防止發生先天性耳聾。氟喹諾酮類藥物對胎兒軟骨發育有影響,ETH也有致畸作用,均不宜采用。藥物在乳汁中濃度很低,產后可進行母乳喂養。肺結核患者妊娠后在化療控制下不是人工流產的禁忌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