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癬是慢性皮膚頑疾之一,是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即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受多種因素誘發所致。過敏容易誘發牛皮癬,飲食或用藥不當,或接觸某種物質而過敏同時也是誘發牛皮癬發生的主要因素。那么就目前對牛皮癬的認識中,還有哪些因素可能與其發病有關呢?
1、遺傳。根據臨床所見,本病常有家族史,并有遺傳傾向。國外曾報告有家族史者30%--50%,甚至有個別人強調達100%。國內報道有家族史者為10%~20%左右,關于遺傳方式,有人認為系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伴有不完全外顯率,亦有人認為系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或性聯遺傳者。雙親之一患牛皮癬,其后裔發病率較健康者子女高3倍之多,若雙親皆患牛皮癬,其后裔發病率更高。
2、感染。感染是牛皮癬的重要誘發原因之一,特別是兒童患者。據報道,牛皮癬患者中,患慢性扁桃體炎者占90%以上,繼扁桃體急性炎癥后發生牛皮癬的患者占49.5%,兒童牛皮癬患者常伴有上呼吸道感染和扁桃體炎,牛皮癬患者受到鏈球菌感染后病情常可迅速惡化,應用抗生素治療后牛皮癬常可減輕,可見上呼吸道感染和扁桃體炎與牛皮癬有一定關系,可能是機體對細菌的毒素產生的變態反應。
3、外傷。牛皮癬皮損發生于外傷之后的現象很常見,如碰傷、注射、蟲咬、燒傷燙傷及騷抓等,這些刺激均可引起皮膚損傷,繼而誘發牛皮癬的發生。
4、內分泌機能障礙。牛皮癬與激素的關系,早已受到人們的重視。本病與妊娠,分娩,哺乳期,月經期有關。我們在臨床上觀察到,部分牛皮癬患者在妊娠期皮疹減輕或消退。有報道測定19例12--45歲女性牛皮癬患者血漿的雌二醇【雌二醇:是體內重點由卵巢成熟濾泡分泌的一種自然雌激素,能增進和調節婦性器官及副性征的正常發育。】水平,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而血漿孕酮水平明顯低于正常對照組。因此他們認為血漿雌二醇水平的增高及孕酮水平的降低可能促發或加重12--45歲女性屑病患者的皮損。但是有的婦女在妊娠皮損加劇或惡化,因此也有的使用長效避孕藥治療本病獲得一定療效的報道。綜上所述,可見本病與內分泌的變化有一定關系。
5、精神因素。人們早就認識到,皮膚是人類內部心理活動的表達器官之一,精神過度緊張是牛皮癬發病和病情惡化的一個不可忽視的誘因,由于過度精神緊張、性情急噪、情緒郁悶、煩躁失眠等精神因素做誘因,占其他所有誘因之首,資料顯示,約占18.6%。精神過度緊張,產生一系列心理或生理反應,促發內分泌紊亂,損害機體的免疫防御系統以及酶的代謝紊亂,從而促進了牛皮癬的發生,臨床實踐中經常遇到這種情況,牛皮癬患者已治愈多年未復發,由于受到巨大的精神刺激,如親人亡故、打架斗毆等使患者過度精神緊張,繼而出現失眠多夢,心煩意亂,而后自覺燥熱,瘙癢,出現牛皮癬皮損,這種情況在臨床工作中屢見不鮮。
6、免疫功能紊亂。免疫學研究證實,牛皮癬患者體液免疫紊亂,患者血中T抑制細胞【抑制細胞:也稱抑制性細胞,在產生抗體及細胞性免疫中幾乎參與所有的免疫反應的控制。】明顯下降,T輔助細胞升高,細胞免疫功能偏低,淋巴細胞轉化率和自然花瓣形成率降低,皮膚遲發性超敏反應試驗減弱,另據報道,在牛皮癬皮損部位的浸潤細胞中主要為T細胞,這些細胞表面HLA-DR及LL-2受體表達,可分泌一些細胞因子,受這些因子作用,可引發皮損區角朊細胞發生一系列代謝異常,引起牛皮癬皮損發生。
7、代謝障礙。牛皮癬的重要病理生理學變化是表皮細胞增殖加速,使表皮細胞更替時間縮短,正常表皮細胞更替時間為26-28天,而牛皮癬皮損的更替時間則為3-4天,因而表皮細胞的成熟受到干擾,導致表皮組織學、系列化和角化的紊亂,產生銀白色鱗屑等一系列病理現象。牛皮癬的表皮細胞如此迅速增長,可能與一種稱為“多胺”的物質直接作用有關,多胺是細胞生物學中的重要調控物質,尤其與DNA.RNA蛋白質的生物代謝有關,由于多種生化原因,導致多胺合成及其濃度增加,多胺再與細胞中核酸、蛋白質結合在一起,通過加速酶反應和直接作用,引起細胞分裂加速,細胞更替時間縮短,從而出現牛皮癬的一些病理改變。
8、氣體污染。室內環境污染有一大部分來自于我們日常烹調、吸煙、家居裝飾等,它們所散發出來的一氧化碳、碳氧化物、甲醛、苯、三氯乙烯等揮發性有機物都有可能導致牛皮癬的發病與復發。尤其吸煙、吸二手煙也是加重牛皮癬的主要原因之一。
溫馨提示:牛皮癬加重或復發多少的順序是:冬季,春季,秋季,夏季。長期患牛皮癬的患者,隨著病期的延長,不再有季節規律。因為不同人群之間存在很大個體差異,而牛皮癬是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所以我們首先要盡快找到日常環境中易引發牛皮癬的危險因素,避免牛皮癬找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