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已成為現代大多數人的困擾,有些人對此卻并不以為然,為提高人們的健身意識,不妨來了解一下肥胖的危害到底有多嚴重。
據英國研究人員表示,體重嚴重超標的人不光是看上去笨拙,實際上可能確實笨拙。他們發現有證據表明肥胖癥與智力程度下降之間有聯系。
專家們還不確定存在這種聯系的原因,但認為可能涉及肥胖癥患者血糖和膽固醇過高等新陳代謝方面的因素。
發表在某醫學雜志上的新報告稱研究人員在過去十年里對6,000名英國人進行跟蹤研究。這些研究對象年齡在35至55歲;10年期間接受了3次包括記憶力和其它認知感知能力的測驗。
研究人員準備對數據作深入分析,尋求遺傳基因可能扮演的角色,把患肥胖癥的時間長短和新陳代謝功能不良的時間長短等因素納入分析范疇,還需要參考研究對象成年后的各個階段的認知感知能力測驗結果,以便對肥胖癥和思維、推理和記憶等認知感知能力之間的聯系有更深入的了解。
中年肥胖易患老年癡呆
目前已經公認肥胖是導致老年癡呆癥的一個因素。據早前出版的英國醫學雜志上報告說,長期的跟蹤研究表明中年肥胖導致罹患老年癡呆癥的幾率大大增加。
他們在之前的數十年間對1萬多位40至45歲之間中年人的健康數據進行了研究。研究人員發現,中年時期超重的人罹患老年癡呆的幾率比正常人高35%,而中年肥胖者罹患此類疾病的風險比正常人高74%。
青少年過重或肥胖難控制糖尿病
不只是中老年人,現在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和兒童也面臨肥胖問題。醫學雜志《柳葉刀》去年發表一項新的研究說,全球范圍的兒童肥胖率正在升高,有大約1.7億兒童超重或肥胖。而1/3的美國兒童和青少年有過重或是肥胖的問題。
近日,一份新研究對過重或肥胖的青少年發出重大警訊:如果你患有糖尿病,你就很難控制住病情。
美聯社報導,一份重大研究指出,研究的對象為剛被診斷出有糖尿病的青少年,研究單位嘗試以多種方式控制他們的血糖,但發現短短幾年內,將近一半的青少年無法控制住血糖,每5個中有1個深受并發癥之苦。
這份研究結果為美國這個“糖胖癥”患者比例逐漸升高的國家點出潛在的危險。糖胖癥是因為過胖引起的第二型糖尿病。
這份由聯邦贊助的研究到目前為止,是如何治療青少年糖尿病最大規模的研究。之前的研究對象多半是成人,且大部份治療糖尿病的藥不允許用在青少年身上。這份研究清楚地傳達了一個訊息:預防勝于一切。
兒童肥胖 患高血壓機率增8倍
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的前兆,心臟病和中風患者在發病前通常都有高血壓,據世界心臟聯盟預估,2025年全球將有15億人罹患高血壓,其中逾60%來自亞洲。研究指出,孩童時肥胖在成人后患高血壓的機率增加8倍。
第八屆亞太高血壓學術會議發表的研究結果顯示,孩童期肥胖會增加成人期罹患高血壓的風險達8倍之多。
研究:肥胖增加乳癌再發率
此外的多項研究也發現,肥胖對乳癌等并發第二種癌癥也都有直接負面影響。
根據英法聯合進行的流行病學研究近日指出,體重過重或肥胖,將可增加乳癌患者再發率、及發生第2種癌癥的機率。
據某新聞報導,近150名法國癌癥研究專家和1支英國研究團隊聯合執行的跨國流行病學統計研究指出,乳癌患者診斷出癌癥時,身體質量指數顯示肥胖時,將提高發生第2種癌癥的機率。
統計顯示,肥胖使二度罹患乳癌的機率提高37%到40%,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升高96%,罹患直腸癌機率提高89%。
研究:肥胖者患椎間盤退化高
香港大學醫學院今年初公布一項研究,發現肥胖人士罹患椎間盤退化,即脊椎關節退化的機率,比體重正常人士多出1倍。
腰痛是造成港人請病假及不健康的主因之一,而導致腰痛的其中一項因素是椎間盤出現退化。港大研究分析超過2,500名成年人的磁力共振的檢查數據,發現七成三有椎間盤退化問題,當中四成半人屬于過重及肥胖。
研究發現過重或肥胖人士,患上椎間盤退化的風險亦會顯著增加,與傳統醫學相信有關疾病是因老化引起的說法不同。部份脊椎關節退化癥患者,甚至在20歲就出現椎間盤退化導致腰痛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