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癬的主要發病因素有哪些?牛皮癬,是一種常見的具有特征性皮損的慢性易于復發的炎癥性皮膚病。初起為炎性紅色丘疹,約粟粒至綠豆大小,以后逐漸擴大或融合成為棕紅色斑塊,邊界清楚,周圍有炎性紅暈,基底浸潤明顯,表面覆蓋多層干燥的灰白色或銀白色鱗屑。輕輕刮除表面鱗屑,逐漸露出一層淡紅色發亮的半透明薄膜,稱薄膜現象。再刮除薄膜,則出現小出血點,稱點狀出血現象。白色鱗屑、發亮薄膜和點狀出血是診斷銀屑病的重要特征,稱為三聯征。尋常型銀屑病皮損從發生到最后消退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進行期、靜止期、退行期。
目前對牛皮癬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確,亦未能用實驗方法使動物或人發生本病。近年來大多認為遺傳、代謝障礙、感染、免疫功能障礙等可能為發病的重要因素,季節變化、潮濕、精神創傷或手術等也可能誘發本病。
(一)遺傳
國外報告有家族史者一般認為30%左右,國內資料約為10%~17%。關于遺傳方式,有認為系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伴有不完全外顯率,亦有認為系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或性聯遺傳者。牛皮癬發病與種族似亦有關系,據報告,黑種人發病率低。
(二)感染
臨床上有些牛皮癬的發病和上呼吸道感染及扁桃體炎等病有關。當應用抗生素或切除扁桃體后,牛皮癬可好轉,特別是急性點滴型牛皮癬患者。亦有報告在患者受到鏈球菌感染后,牛皮癬可迅速惡化,抗鏈球菌“0”值亦增高,因而認為牛皮癬發病,與鏈球菌感染有關。關于病毒感染迄今尚不能證實。
(三)代謝障礙
以往曾懷疑牛皮癬的發生與脂肪代謝、蛋白質代謝、糖代謝、維生素缺乏、硫及(或)無機鹽代謝等紊亂有關,但均未能肯定。
(四)免疫功能紊亂
一般認為牛皮癬患者細胞免疫功能低下。體液免疫方面意見尚不一致。一般認為IgA,IgE 值升高,IgM降低。血清中可能有抗IgG抗體,在角質層中有抗角質自身抗體,關于牛皮癬與免疫關系,尚待進一步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