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是老年人的常見癥狀,也是誘發腦出血、心臟病發作以及肺大泡等肺部急癥的罪魁禍首之一。實際上便秘還可能引起結腸癌。經常性便秘可能是中老年人患結腸癌的主要因素,原因是由于便秘使排泄物在結腸內停留的時間長,結腸過多地吸收排泄物中的致癌物質。因此,防止便秘既可以減少腦出血等急癥的發生,也可預防結腸癌。
診斷結腸癌要做哪些檢查?人們對結腸癌的診斷問題不是很了解,在很多方面由于沒有規范,導致結腸癌的早期診斷的貽誤。
只有明確了診斷結腸癌要做哪些檢查,方能為提高結腸癌的診療水平、改善結腸癌的預后效果給予保障。下面我們來對診斷結腸癌需要做的檢查進行一個規范:
1、內窺鏡檢查
直腸鏡和乙狀結腸鏡適用于病變位置較低的結腸癌變。內窺鏡檢查報告必須包括進鏡深度、腫物大小、距肛緣位置、形態、局部浸潤的范圍,結腸鏡檢時對可疑病變必須病理學活組織檢查。一般建議結合CT或鋇劑灌腸明確病灶部位。
2、影像檢查
結腸鋇劑灌腸檢查,特別是氣鋇雙重造影檢查是診斷結腸癌檢查的重要手段;B型超聲可了解患者有無復發轉移,具有方便快捷的優越性;CT檢查可明確病變侵犯腸壁的深度,向壁外蔓延的范圍和遠處轉移的部位;MRI檢查可對直腸癌的術前分期、結腸癌肝轉移病灶、懷疑腹膜以及肝被膜下病灶的患者作出評價;直腸腔內超聲或內鏡超聲檢查為中低位直腸癌診斷及分期的常規檢查;PET-CT對于常規檢查無法明確的轉移復發病灶可作為有效的輔助檢查;排泄性尿路造影適用于腫瘤較大可能侵及尿路的患者。
3、了解結腸癌的臨床表現
一般早期結腸癌可無明顯癥狀,病情發展到一定程度后會出現排便習慣改變、大便性狀改變(變細、血便、黏液便等)、腹痛或腹部不適、腹部腫塊、腸梗阻、貧血及全身癥狀(如消瘦、乏力、低熱)等等。
4、結腸癌體格檢查
體格檢查可對結腸癌患者的一般狀況評價、全身淺表淋巴結情況,通過腹部視診和觸診,檢查有無腸型、腸蠕動波、腹部腫塊。凡疑似結腸癌者必須常規作直腸癌肛門指診。了解腫瘤大小、質地、占腸壁周徑的范圍、基底部活動度、距肛緣的距離、腫瘤向腸外浸潤狀況、與周圍臟器的關系等。
5、實驗室檢查
通過血常規了解有無貧血;通過尿常規觀察有無血尿,結合泌尿系影像學檢查了解腫瘤是否侵犯泌尿系統;通過大便常規檢查應當注意有無紅細胞、膿細胞;通過糞便隱血試驗針對消化道少量出血的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