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診斷是一個不錯的診斷方法,對于患病前期及病后恢復的人很有好處,自我診斷可以及時判斷出是否患有某種疾病,但如果癥狀模糊還是需要及時到醫院進行診斷。
結腸癌是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占胃腸道腫瘤的第3位。好發部位為直腸及直腸與乙狀結腸交界處,占65%發病多在40歲以后,男女之比為2—3:1。
結腸癌患者大多已中年以上,其中位數年齡為45歲,約有5%患者的年齡在30歲以下。結腸癌的臨床表現隨其病灶大小所在部位及病理類型而有所不同。不少早期結腸癌患者在臨床上可毫無癥狀,但隨著病程的發展和病灶的不斷增大,可以產生一系列結腸癌的常見癥狀,諸如大便次數增多、大便帶血和粘液、腹痛、腹瀉或便秘、腸梗阻以及全身乏力、體重減輕和貧血等癥狀。
結腸癌早期癥狀多較輕或不明顯,常被患者忽視,也易漏診。故對中年以上患者有下列表現時應提高警惕,考慮有無結腸癌的可能。
①糞便變稀,或帶有血液和粘液。
②近期內出現排便習慣改變,如便秘、腹瀉或排便不暢、持續腹部不適、隱痛或腹脹。
③糞便隱血試驗持續陽性。
④腹部可捫及腫塊。
⑤原因不明的貧血、乏力或體重減輕等。
溫馨提示:有上述可疑現象時,除作進一步的病史詢問和體格檢查外,應即進行下列系統檢查,以期確定診斷。
【參考文獻:《結直腸癌》《實用結直腸癌外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