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診斷結腸癌?結腸癌患者大多已中年以上,其中位數年齡為45歲,約有5%患者的年齡在30歲以下。結腸癌的臨床表現隨其病灶大小所在部位及病理類型而有所不同,結腸癌診斷方法也不同:
(一)35歲以上患者有以下癥狀者應警惕大腸癌的可能
1.有腸梗阻癥狀逐漸加劇者。
2.無痢疾、腸炎、痔瘡、瘺等病史,出現便頻、糞便伴膿血、粘液、血便。
3.近期出現持續性腹痛、脹氣、腹部不適,經一般治療無效者。
4.無特殊誘因的大便習慣改變,出現持續性腹瀉或便秘。
5.原因不明的貧血、消瘦、或體重減輕者。
6.腹部出現包塊,左或右下腹部尤為多見。
7.連續出現黑色或柏油樣糞便,潛血試驗陽性,鏡檢出現紅細胞,白細胞者,均應作進一步檢查。
(二)檢查方法
1.直腸肛門指檢法 指檢法是診斷直腸癌最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簡易方法。直腸癌位于肛門緣上8~10cm者占70%~80%,直腸指檢時多能觸及。
2.直腸或乙狀結腸鏡檢查 該項檢查適用于腫瘤部位較高,指診不能觸及和指診觸及而術前無病理診斷者,應采取組織活檢,明確診斷,以免漏診或誤診。
3.雙重對比造影 鋇或氣鋇雙重灌腸造影是結腸癌不可缺少的臨床檢查。其目的是觀察大腸形態的全貌,有無多發性息肉和多發癌瘤。
4.內鏡檢查 凡有便血或大便習慣改變,經直腸指檢無異常發現者,應常規進行乙狀結腸或纖維結腸鏡檢查。
5.血清癌胚抗原(CEA)檢查 對檢測診斷大腸癌無特異性,但對估計預后、監察療效和復發,特別是肝轉移者具有一定幫助。
6.CT或MRI檢查 主要適用于了解腫瘤對腸管浸潤的程度及有無局部淋巴結或遠處臟器轉移。可為術前分期及術后復查。
以上就是如何診斷結腸癌的方法,診斷方法較多,結腸癌患者應該仔細考慮,如果還有疑惑請在線咨詢專家進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