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學研究證實,高血脂和高血壓是動脈粥樣硬化的兩個主要危險因素,吸煙,飲酒,糖尿病,肥胖,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三酰甘油增高,血清脂蛋白增高均為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尤其是缺血性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
腦梗死的病因:
一、血管壁本身的病變:
最常見的是動脈粥樣硬化,且常常伴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等危險因素。其可導致各處腦動脈狹窄或閉塞性病變,但以大中型管徑(≥500μm)的動脈受累為主,國人的顱內動脈病變較顱外動脈病變更多見。其次為腦動脈壁炎癥,如結核、梅毒、結締組織病等。此外,先天性血管畸形、血管壁發育不良等也可引起腦梗死。由于動脈粥樣硬化好發于大血管的分叉處和彎曲處,故腦血栓形成的好發部位為頸動脈的起始部和虹吸部、大腦中動脈起始部、椎動脈及基底動脈中下段等。當這些部位的血管內膜上的斑塊破裂后,血小板和纖維素等血液中有形成分隨后黏附、聚集、沉積形成血栓,而血栓脫落形成栓子可阻塞遠端動脈導致腦梗死。腦動脈斑塊也可造成管腔本身的明顯狹窄或閉塞,引起灌注區域內的血液壓力下降、血流速度減慢和血液黏度增加,進而產生局部腦區域供血減少或促進局部血栓形成出現腦梗死癥狀。
二、血液成分改變:
真性紅細胞增多癥、高黏血癥、高纖維蛋白原血癥、血小板增多癥、口服避孕藥等均可致血栓形成。少數病例可有高水平的抗磷脂抗體、蛋白C、蛋白S或抗血栓Ⅲ缺乏伴發的高凝狀態等。這些因素也可以造成腦動脈內的栓塞事件發生或原位腦動脈血栓形成。
三、不良生活習慣:
1.吸煙,酗酒:在腦血管病患者中吸煙人數顯著高于非腦血管病患者的對照組,并且每天吸煙與腦血管病的發生呈正相關,酗酒肯定是不良生活習性,酗酒是高血壓顯著的危險因素,而高血壓是最重要的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
2.便秘:中醫認為,腦血管病的發病具有一定的規律性,與便秘可能相關,應通過飲食結構調整及養成規律性排便習慣,有助于降低腦血管病發生的可能性。
3.體育鍛煉,超重與腦血管病:在腦血管病患者中平時進行體育鍛煉的人數比例顯著低于非腦血管病對照組,而腦血管病超重人數顯著高于非腦血管病對照組,因此平衡飲食,控制體重與體育鍛煉相結合,可以降低發生腦血管病的發病率。
4.高鹽飲食:一般認為高鹽飲食是高血壓的危險因素,高血壓是最重要的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故提倡低鹽飲食,飲食中可適當增加醋的攝入量以利于鈣的吸收。
四、遺傳家族史:
臨床上許多人即使具備上述腦血管病危險因素卻沒有發生腦血管病,而另外一些不具備上述腦血管病危險因素的人卻患了腦血管病,說明腦血管病的發生還與其他因素有關,尤其是遺傳因素有關。腦血管病家族史可能是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有實驗也證明有高血壓,糖尿病病史者的發病率和有腦血管病家族史的,發病人數均顯著高于對照組,一般認為多數的腦血管病的發病是多因素的,是遺傳與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如腦血管病的發病率有一定的種族差異,黑種人腦血管病發病率高于白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