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身邊有精神分裂癥的患者,相信大家對于這種疾病就不是陌生的,患上疾病的之后,患者除了要積極的進行治療,還應該重視患者的護理措施。要護理患者,就要多注意自己的生活細節,才能夠治愈疾病。
及時的為康復期病人解開心理上的結
有些病人在發病期間,和親屬有過無理言行,家屬感到非常的委屈,病人感到很內疚,此時要向對方進行解釋,以便相互諒解,要主動溝通彼此間的感情,為將來病人與親人和睦生活奠定基礎,為使病情長期穩定做好準備。
要積極培養病人在社會上的適應能力
因為精神病有較長時間的鞏固治療階段。所以,住院時間一般需要幾個月不等,加上服用抗精神病藥物的一些副作用,不少病人總覺得康復期力不從心,易疲乏,對外界感到生疏,怕不能適應將來的工作、生活。這時家人應鼓勵病人參加各種活動,如做一些較輕而又安全的勞動,豐富病人的生活內容,逐步培養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
向病人介紹有關的精神疾病知識
向病人簡要地宣傳有關知識,使其對自己有所認識,從而正確對待自己和周圍的事物,對擔心復發的病人,要告訴他們“只要長期服藥,可減少復發機會,萬一復發,如能及時治療,一般是可以恢復的”等。要讓病人知道,如何進行自我監測,增強他們的自我調節能力。對有自卑感和受歧視的病人,有時需與單位聯系給予配合,以提高心理護理的效果,這對預防精神病病人的復發,可能大有益處。
患者的護理措施非常關鍵,但是要保證疾病的治療效果,患者還應該依靠專業的治療方法。在治療疾病的同時,大家還應該掌握最佳的治療時間,積極的面對疾病,及早的治療,才能夠有效的控制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