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指甲是一種傳染性很強的皮膚病,醫學上稱為甲真菌病,就是由真菌誘發的一種疾病。能引起灰指甲的病原真菌有很多,最常見的就是皮膚癬菌,這種真菌在土壤里、浴池及游泳池的地面、動物(見于貓、狗、豬等)身上隨處可見。灰指甲的危害比較大,所以我們要多了解灰指甲的常識,那么,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得了灰指甲呢?可以用下列癥狀辨別灰指甲。
1、指甲變色一定是灰指甲嗎
手指甲或腳指甲出現變色并不一定就是灰指甲。許多皮膚病及全身性疾病也會引起甲改變,如銀屬病、濕疹、扁平苔蘚、連續性肢端皮炎、雷諾氏癥等引起的甲病,它們在癥狀上與灰指甲有一定的相似之處,患者自己往往難以分辨。
2、灰指甲導致的指甲變色一定呈灰色嗎
灰指甲是霉菌感染手或腳的指(趾)甲而引起的疾病。指(趾)甲可能變色,包括變白、變黃、甚至變黑或變綠都有可能,所以得了灰指甲后不見得都會變成灰色。而且,有些其他的疾病如乾癬、異位性皮膚炎、貧血、外傷、內分泌疾病等都可能會有指甲的變化,只憑指甲變灰這一項不足以判斷灰指甲。
3、用癥狀辨別灰指甲
除了指甲變色,這些灰指甲癥狀可以幫助您辨別灰指甲:
(1)指甲增厚:真菌侵入甲板或甲床后,甲板中的角質物受到真菌的作用而高度增殖,角質物的堆積使甲板增厚。甲板的增厚也加深了甲床混濁程度,一般它可以比正常甲板厚出1~3倍以上。
(2)表面凹凸不平:由于甲板或甲板下有角質物堆積,同時甲板又被破壞,使甲板表面粗糙,凹凸不平,失去光澤。這種凹凸不平既為縱向,也可以為橫向。同時也可以理解到病甲的主要病變在甲板下。
(3)甲板變脆易碎:由于真菌侵入甲板和甲床,在角質溶解酶的作用下,角質但白被溶解,形成角質細小顆粒,被破壞的甲板缺乏彈性和韌性而變脆,角質顆粒呈粉末狀易于脫落、松散而變得碎雜。
(4)指甲分層:增厚的角質物變干,變碎屑,變脆,它容易從甲板與甲床之間脫落下來,使得原本與指肉粘合的指甲表層,出現中空現象,即指甲分為2層,表層與指肉分離,另外分離出一層薄薄的甲質粘在指肉上。
(5)指甲甲板翹起:真菌和增生的角質物在甲板下大量堆積,使甲板的遠端明顯高出而呈翹起狀,此時病甲變肥厚,更混濁,變色也更明顯。
(6)甲板萎縮:甲板被真菌的菌絲和孢子破壞,增生的角質特呈碎屑狀從表面層上脫落,最后完全被剝蝕掉,只留下少許甲板殘根。
(7)甲板脫落:甲板被真菌的菌絲和孢子破壞,變脆,變碎屑,增生,堆積的角質特從甲板表面脫落,最后甲板完全脫落,只存下殘根。
溫馨提示:當出現上述癥狀時,若不能確定是否患上灰指甲,最重要的診斷參考指標之一是真菌鏡檢或培養呈陽性。因此,患病后應該立即到正規醫院皮膚科就診,可以做一個真菌檢驗或培養,確診為灰指甲后,再制訂治療方案。
【參考文獻:《灰指甲是一枚“炸彈”》《皮膚病診斷與鑒別診斷》《簡明皮膚病診療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