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尖銳濕疣等性病迅速蔓延,妊娠婦女受感染的病例也越來越多,絕大部分患者能提供本人或其丈夫有不潔性交史或性病治療史。孕婦可出現不同程度的貧血、組織水腫、肝臟負擔加重等,致使孕婦抵抗力降低。陰道黏膜充血、增厚、黏膜皺褶加深。陰道上皮細胞通透性增高,分泌亢進,陰道上皮細胞蓄積大量糖元,陰道內酸度增加,因而引起妊娠期陰道分泌物增多,使外陰潮濕,適宜HPV的繁殖,故疣體易增殖。妊娠期尖銳濕疣的治療效果與妊娠月份、病程及采取的治療方法有關。
1 尖銳濕疣與圍產的關系
(1)尖銳濕疣在孕期的發病率高,疣體生長快。有時可見到疣體增長到荔枝或鴨蛋大小,可遮蓋整個陰道。 (2)產婦陰道分娩時,巨大的尖銳濕疣可引起出血。
(3)胎兒通過分娩時易受到病毒的感染,可引起咽喉部的尖銳濕疣。妊娠期發現尖銳濕疣應及早治療,如至妊娠晚期仍未得到處理,并估計陰道分娩可引起不良后果者可行剖宮產術。
2 如何選擇治療時機
早孕期妊娠
妊娠在3個月內的療效好,易治愈。當然皮損小的效果好。病情較重者,則應先做人流,再治療尖銳濕疣,以免多次治療,延長時間,使妊娠進入中期而被迫引產。
妊娠大于4個月
妊娠大于4個月的患者,由于陰部充血,疣體組織較脆,治療時多伴出血或治療后形成較大的瘢痕或復發。故中、后期妊娠患者的治療較為困難。
3 延誤治療的后果
對新生兒健康的影響:許多研究表明,從產婦陰道脫落的細胞、羊水及新生兒咽下物、舌、孕婦的靜脈血及臍靜脈血中檢出HPV。因此對孕婦感染HPV者應在分娩前及時治療,有可能減少嬰幼兒HPV感染的機會。對孕婦的影響:加重孕婦尖銳濕疣的發展,通過PCR技術發現,女性尖銳濕疣組織中雌激素受體(ER)幾乎全部陽性。尖銳濕疣的發生與雌激素有關。孕婦期尖銳濕疣疣體迅速增大、增多,在臨床上我們經常見到這樣的病人,妊娠早期局部發現尖銳濕疣,贅生物少而小,由于種種原因,病人未能進行治療,隨著妊娠時間的增加,贅生物迅速增大和增多,給病人帶來不必要的損害。妊娠終止后,尖銳濕疣疣體縮小,體內雌激素水平下降,加之對陰道內多重感染進行有效的治療,均有利于尖銳濕疣疣體的自然縮小和消退。無論何種藥物如對胎兒神經系統、骨骼系統有毒性損害的均列為孕婦禁忌,如足葉草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