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上呼吸道感染,人們并不陌生,它就是人們常說的上感,上呼吸道感染包括鼻、咽、喉的感染,各種病毒和細菌均可引起,但90%以上為病毒,主要有鼻病毒(R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FluV)、副流感病毒(para FluV)、腺病毒(ADV)等。病毒感染后可繼發細菌感染,最常見為溶血性鏈球菌.其次為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等,近年來肺炎支原體亦不少見。
由于年齡大小、體質強弱及病變部位的不同,病情的緩急、輕重程度也不同。年長兒癥狀較輕,嬰幼兒則較重。
1、流行性感冒的咳嗽為干咳或有少量白痰,多伴有背痛、發熱(體溫在39℃以上)、頭痛、咽痛。
2、上呼吸道感染多為突發性咳嗽。
3、百日咳引起的為陣發性咳嗽。
4、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多引起連續性咳嗽。黃色或淡黃色痰提示呼吸系統有化膿性感染。
5、黃綠色痰則見于肺結核、慢性支氣管炎。
6、鐵銹色痰多見于大葉性肺炎。
7、而大量粘稠痰則多見于支氣管擴張、哮喘發作、肺炎初期等。
根據臨床表現一般不難診斷,但仍需與以下疾病鑒別:
1.流行性感冒
由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引起。有明顯的流行病史,局部癥狀較輕,全身癥狀較重。常有高熱、頭痛、四肢肌肉酸痛等,癇程較長。
2.急性傳染病早期
上感常為各種傳染病的前驅癥狀,如麻疹、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猩紅熱等,應結合流行病史、臨床表現及實驗室資料等綜合分析,并觀察病情演變加以鑒別。
3.急性闌尾炎
伴腹痛者應注意與急性闌尾炎鑒別。本病腹痛常先于發熱,腹痛部位以右下腹為主,呈持續性,有固定壓痛點、反跳痛及腹肌緊張、腰大肌試驗陽性等體征,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增高。
溫馨提示:上呼吸道感染期間,維生素C可以1日服2片,用一個星期左右,感冒期間不宜吃補藥禁辛辣油膩食物,多喝水。
【參考文獻:《呼吸系統感染》《感染性疾病用藥備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