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病,主要病變發生在生殖器部位。包括梅毒、淋病、軟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腫和腹股溝肉芽腫等,曾被稱為“花柳病”。目前在國外列入性傳播疾病的病種多達20余種,其中包括傳統的五種性病及尖銳濕疣、生殖器皰疹、非淋菌性尿道炎、艾滋病、細菌性陰道病、外陰陰道念珠菌病、陰道毛滴蟲病、疥瘡、陰虱和乙型肝炎等。我國目前要求重點防治的八種性傳播疾病是尖銳濕疣、生殖器皰疹、梅毒、淋病、軟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腫、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艾滋病。今天我們特別邀請到上海武警醫院濕疣皰疹科研基地的王旭教授為大家一一講解尖銳濕疣基本常識。
主持人:王教授,您先給我們講講什么是尖銳濕疣?
王旭教授:尖銳濕疣又稱生殖器疣,是人類乳頭瘤病毒(HPV)感染所致的生殖器、會陰和肛門部位的表皮瘤增生。主要類型有菜花型、丘疹型、角化型、結節型等。生殖器皰疹是單純HSV病毒感染生殖器部位皮膚黏膜,所引起的炎癥、水皰、潰瘍性疾病,是最常見的性傳播疾病之一。
主持人:那這尖銳濕疣的臨床癥狀是什么呢?
王旭教授:一般來說,感染了尖銳濕疣,經1-8個月不等,平均3個月的潛伏期后就會出現癥狀,多數病毒HPV患者常可無癥狀或輕微痛癢。HPV開始時為少數微小淡紅色丘疹,漸漸增大增多,表面凹突不平,濕潤而柔軟,呈大小不等的乳頭樣、雞冠樣或菜花樣突起,紅色或污灰色。其根部常有蒂,容易發生糜爛、滲液,觸之易出血,皮損裂隙中常有渾濁的漿液或膿性分泌物,散發惡臭,自覺有癢感,常因搔抓而引起細菌繼發感染。此病男性好發于陰莖、龜頭、冠狀溝系帶、肛門和直腸等處;而女性則多發于陰唇、陰蒂、宮頸、陰道、外陰及肛門周圍皮膚上。
主持人:那這個尖銳濕疣(HPV)的傳播途徑都有哪些呢?
王旭教授:尖銳濕疣(HPV)的傳播途徑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就是直接性接觸傳染,這也是主要的傳播途徑,據研究2/3與尖銳濕疣(HPV)患者有性接觸的人可發生本病。病期平均在3個半月時傳染性最強,故在性混亂者中最易感染本病。第二就是母嬰傳染,嬰幼兒HPV或喉乳頭瘤病和兒童的尖銳濕疣(HPV),可能是分娩過程中胎兒經過感染HPV的產道或在出生后與母親密切接觸而感染的;最后一個就是間接物體傳染,少數可能通過日常生活用品如內褲、浴盆、浴巾傳染。這一傳播途徑是極其少的,只有和患有HPV的患者共同生活,共用浴具時才可發生。
主持人: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對身體造成那些危害呢?
王旭教授:患病后病人的精神負擔很大,而且不愿意到大醫院進行治療,常常盲目地在小醫院治療,延誤病情,甚至使病情發生惡變,導致生殖器或肛門的癌癥,從而危及生命,如果治療不及時且又有不正當的性接觸,還會傳染病毒,給社會帶來危害。
主持人:那尖銳濕疣一般好發于人體的那些部位呢?
王旭教授:男性好發于包皮、龜頭、冠狀溝、尿道口及陰莖體,可并發尿道炎、膀胱炎或前列腺炎。女性好發于陰唇、陰阜、陰蒂、肛周或陰道,約90%的病人,病毒同時侵犯子宮頸,出現陰道分泌物增加或下腹痛,并可并發子宮頸炎或子宮炎。一般初發感染尖銳濕疣病毒通常表現為局部癥狀突出明顯,生殖器部位出現散發性與兩側性損害,嚴重者還伴有全身癥狀,如發熱、頭痛、乏力和肌肉痛以及腹股溝淋巴結炎等癥狀。
主持人:復發性尖銳濕疣的癥狀又是怎樣呢?
王旭教授:尖銳濕疣簡單的理解就是好了,又復發了,但醫學上對尖銳濕疣的規定是指第一次患HSV后1年內復發。大約有60%的HSV患者第一年會復發,以后逐漸減少。發熱、月經來潮、性交、情緒激動、消化不良或氣候變化等均可為促使復發的因素。復發一般都在原處,但水皰數目、持續時間和自覺癥狀均比原發者輕,淋巴結不腫大,很少有全身癥狀。復發性尖銳濕疣多發生在外陰、陰道、宮頸及陰莖、龜頭、包皮等部位,尿道發病較少見。由于復發性HSV反復發作,病人常因害怕疼痛,害怕傳染給性伴侶產生嚴重憂慮而出現病態心理,導致性功能障礙,甚至發生抑郁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