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病是引起視力減退的重要原因,使透明的角膜出現灰白色的混濁,可使視力模糊,減退,甚至失明。角膜病是當前致盲的重要眼病之一。角膜病的早期,若能及時準確的治療,可以治愈。但病變嚴重或反復發生,則將使角膜上留下厚厚的瘢痕,此時惟一的治療辦法只有行角膜移植術,將已混濁的角膜去除,換上透明的角膜,使患者重新獲得視力。
治療角膜病應去除致病因素與促進機體修復能力兩個環節進行。
1、消除誘因
如對瞼內翻,倒睫,慢性淚囊炎,結膜炎等及時處理和治療。
2、控制感染
針對致病微生物,選用適當的抗生素配制成不同濃度的眼藥水或眼膏點眼,對嚴重感染的病例可首先選用廣譜抗生素,如0.4%慶大霉素,0.5%卡那霉素,0.25%氯霉素等眼藥水滴眼,必要時可作結膜下注射及全身用藥,可一藥單用,或聯合用藥。
3、散瞳
凡有鞏膜刺激癥狀,如瞳孔縮小,對光反應遲鈍及并發虹膜睫狀體炎,均應散瞳,常用散瞳藥為0.5~3%阿托品及眼膏;必要時可結膜下注射散瞳合劑(mydricaine)。
4、熱敷
用濕熱敷法,可使眼部血管擴張,促進和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減輕刺激癥狀,促進炎癥吸收,增強組織的修復能力,每日可熱敷2~3次,每次15~20分鐘。
5、皮質類固醇的應用
只限于變態反應性角膜炎或角膜潰瘍愈合后,角膜基質仍有浸潤及水腫時應用,對各種原因引起的角膜上皮損傷或角膜潰瘍,原則上禁用皮質類固醇,以免促使潰瘍惡化,或延緩上皮損傷的愈合。
6、包扎
用無菌紗布將患眼遮蓋,可避免光線刺激,減少眼瞼對角膜表面的磨擦,保護潰瘍創面,并可減輕疼痛,促進潰瘍愈合和預防繼發感染,還可戴用治療性軟性角膜接觸鏡,但對伴有結膜炎和膿性分泌物多者禁用,必要時可戴有色眼鏡。
7、支持療法
可應用多種維生素,如維生素C,E和AD。
溫馨提示:常見的角膜病為炎癥、外傷。另有先天異常,如圓錐角膜,輕者可配戴硬性角膜接觸鏡,重者可行角膜移植。先天性大角膜和小角膜,前者須與先天性青光眼鑒別,后者易發生青光眼應予警惕。角膜變性常見者為老年環,即近角膜緣的環形混濁,為老年改變,不需治療。角膜邊緣變性、顆粒狀和格子狀營養不良,輕者無需處理,重者需角膜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