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腫瘤的診斷
多數骨腫瘤的診斷較為復雜,有時存在一定的困難,因因為不同骨腫瘤可有相近似的表現,良性骨腫瘤可發生惡變;有些骨腫瘤組織學檢查顯示分化良性,但臨床上表現為高度惡性,常常早期出現肺轉移。還有一些病變的臨床,X線或病理表現與骨腫瘤相似。一般來說,骨腫瘤的診斷必需強調臨床,X線表現及病理三結合,綜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確診斷。在診斷過程中,應注意區分幾個問題:①骨腫瘤與非骨腫瘤病性變;②良性骨腫瘤與惡性骨腫瘤;③原發性骨腫瘤與轉移性骨腫瘤。
一、臨床表現
(一)疼痛
是骨腫瘤的一個主要癥狀,休息后不能緩解,由于外界刺激減少而夜間疼痛加重,尤其是惡性骨腫瘤夜間痛,靜止痛更明顯,是與創傷及炎癥疾病造成的疼痛的主要區別。
(二)腫塊
往往表現在肢體或軀干的異常隆起,需注意腫塊部位、大小、局部溫度、質地、邊界、有無壓痛、表面性質、活動度及其生長速度。
(三)年齡分布
骨腫瘤的年齡分布有一定的規律。人群中因惡性腫瘤死亡者有兩個年齡的高峰。一個為15至20歲,另一個為30至75歲,第一個高峰大多為原發性惡性腫瘤,如6個月嬰兒惡性骨腫瘤幾乎全為神經母細胞瘤。尤文氏瘤(Ewing's sarcoma)多發生在兒童,成骨肉瘤多發生在青少年,淋巴瘤及其它小圓細胞瘤、骨巨細胞瘤等多發生在20~40歲,多發性骨髓瘤及轉移性腫瘤大多為50歲以上的患者。
(四)部位特征
某些骨腫瘤有比較特定的好發部位。
一般來說,良性骨腫瘤生長緩慢,疼痛輕微或不痛,除位置表淺者外,早期不易察覺,當腫瘤長大或壓迫周圍組織時,疼痛加重或發生病理性骨折時始被發現。惡性腫瘤呈浸潤性生長,發展迅速,骨皮質破壞后,可蔓延至周圍軟組織。患部常呈梭形腫脹,腫塊邊界不清,質地較硬,局部血管擴張,皮膚溫度升高,早期出現疼痛并呈進行性加重。后期出現貧血及惡液質,并可發生多處轉移病灶,其中以肺部轉移最多見。
二、放射線檢查
X線檢查對明確骨腫瘤性質、種類、范圍及決定治療方針都能提供有價值的資料,是骨腫瘤重要的檢查方法。
然而X線片僅是骨腫瘤的投影,骨腫瘤的X線表現不恒定,需密切結合臨床表現和病理檢查,才能作出準確診斷。
良性骨腫瘤形態規則,與周圍正常骨組織界限清楚,以硬化邊為界,骨皮質因膨脹而變薄,但仍保持完整,無骨膜反應,惡性腫瘤的影像不規則,邊緣模糊不清,溶骨現象較明顯,骨質破壞,變薄,斷裂,缺失,原發性惡性腫瘤常出現骨膜反應,其形狀可呈陽光放射狀,蔥皮樣及Codman三角。
X線片可為醫生提供有關腫瘤發病過程四個信息
(一)骨腫瘤的位置
如腫瘤可位于骨骺,也可位于干骨骺端,可位于長骨,也可位于扁平骨;青少年骨骺發生的腫瘤應首先考慮軟骨母細胞瘤,而成年人上述骨骺部的腫瘤應考慮為骨巨細胞瘤。
(二)腫瘤對宿主骨的影響
腫瘤與宿主骨間邊界有無浸潤性是確定病變性質的首要因素,邊界清楚者表明腫瘤生長緩慢且浸潤性弱。反之,邊界模糊者則表明腫瘤浸潤性強。
(三)宿主對腫瘤的反應
宿主總是力圖消滅腫瘤,將其包裹,形成纖維組織包膜,生長快速的腫瘤可浸潤和破壞這種反應性骨包膜,而僅在腫瘤的一端或兩端能見到這種包膜的殘余,通常表現為Codman三角。
(四)腫瘤組織的密度
骨組織顯像中如有任何密度變化,均可懷疑該組織有病變,有些腫瘤為溶骨性病變,如骨巨細胞瘤,而有些為成骨性病變,成骨不規則或為雪花狀,如骨肉瘤、軟骨肉瘤。
發生在骨盆、脊柱等部位的腫瘤,普通X光片不能很好地顯示時,CT掃描、B超、MRI、ECT等新型顯像技術可以幫助判明腫瘤的部位和范圍。
骨掃描可以在普通X光尚未有陽性改變時即顯示出原發、繼發性骨腫瘤的存在。對可疑者應選擇性地作99锝等的骨掃描。
三、組織學檢查
骨腫瘤最終診斷的完成有賴于組織學檢查,通常經常活檢術獲取組織標本。活檢術需要有經驗的醫生施行,要保證得到有診斷意義的組織。切口設計應照顧到后續手術,最低限度地減少腫瘤細胞的擴散及對鄰近正常組織的污染,決不可認為活檢術為小手術而輕率從之,取材應避開壞死區,多取幾個部位。腫瘤的外圍部分多為反應區,有時不足以作出肯定的診斷,但是,病理檢查也有其局限性,如疲勞骨折、骨化肌炎容易誤診為骨肉瘤;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時的棕色瘤易誤診為巨細胞瘤;軟骨來源的腫瘤難以區分良惡性等。
某些腫瘤的診斷中,化驗檢查有一定的幫助,如成骨肉瘤患者鹼性磷酸酶可以增高,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可有盆血、尿本周氏蛋白陽性,棕色瘤患者有血鈣、血磷異常等。
現代醫學對本病主要采用手術治療為主的綜合治療。放射治療對尤文氏肉瘤、網狀細胞肉瘤、多發性骨髓瘤等療效較為顯著。化療作為輔助性治療。化療與手術、放療并用效果好些。
中醫認為骨腫瘤屬于“骨癆”、“腎虛勞損”的范疇,內因多為稟賦不足,腎精虧損,勞倦內傷,骨髓空虛。 因腎主骨,骨生髓,故腎虛骨病。外因多為寒濕、熱毒之邪乘機入侵,氣血凝滯,傷筋蝕骨,經絡受阻,蓄結成毒瘤。本病好發于四肢,伴有局部疼痛如刺,久之功能障礙,骨生陰毒。
骨腫瘤是發生于骨骼或其附屬組織(血管、神經、骨髓等)的腫瘤,是常見病。同身體其它組織一樣,其確切病因不明;骨腫瘤有良性,惡性之分,良性骨腫瘤易根治,預后良好,惡性骨腫瘤發展迅速,預后不佳,死亡率高,至今尚無滿意的治療方法。惡性骨腫瘤可以是原發的,也可以是繼發的,從體內其它組織或器官的惡性腫瘤經血液循環,淋巴系統轉移至骨骼或直接侵犯骨骼。還有一類病損稱瘤樣病變,腫瘤樣病變的組織不具有腫瘤細胞形態的特點,但其生態和行為都具有腫瘤的破壞性,一般較局限,易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