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方法:
1、骨肉瘤多發于15~25歲青少年,易發于四肢長管骨干骺端。膝關節上下部位最常見。
2、骨肉瘤的主要癥狀是局部疼痛,初為間歇性隱痛,迅速轉為持續性劇痛,夜間尤甚。
3、骨肉瘤患者局部皮溫高,靜脈怒張,腫塊生長迅速,壓痛,可出現震顫和血管雜音,可有病理性骨折,關節功能障礙。
4、全身毒性反應,食欲不振,體重減輕,最后衰竭,出現惡病質。
5、貧血,白細胞增高,血沉塊,堿性磷酸酶增高。
6、x線攝片的特征表現。
7、病理檢查可明確診斷。
鑒別方法:
1、骨轉移癌:
大多數骨轉移癌的病人有原發癌病史。轉移癌一股多發生于中老年人.與骨肉瘤好發年齡在青少年不同。與骨肉瘤的鑒別主要依靠發病年齡、發病部位及影像特征,最終確診須病理學檢查。
2、軟骨肉瘤:
發病年齡較大,好發與于扁骨或長骨干骺端,呈不規則溶骨性破壞,邊界不清,內多有鈣化陰影,周圍有軟組織腫塊。鏡下所見軟骨細胞里分葉狀,細胞分布均勻,胞核肥大,常可見雙核細胞,偶見不規則形巨大的軟骨細胞。二者的鑒別要點是軟骨肉瘤發病年齡較大,病灶內無瘤骨,骨膜反應少見,病理學檢查腫瘤內無骨樣基質。
3、纖維肉瘤:
纖維肉瘤是起源于纖維母細胞的原發惡性腫瘤。30歲~50歲多發,骨內纖維肉瘤表現為疼痛逐漸加劇,X線表現為密度減低的穿透性破壞區,病理學檢查其主要的細胞學特征是由大小、形態均一的梭形細胞構成。細胞核深染,幾乎沒有胞漿,細胞膜不明顯或缺如。細胞被膠原纖維間隔,交織排例,呈“鯡魚骨”狀。二者的鑒別要點是纖維肉瘤發病年齡較大,病灶內無瘤骨,骨膜反應少見,病理學檢查腫瘤內無骨樣基質。
4、骨纖維異常增殖癥:
病程長,無惡變征象,病損主要是纖維組織增生和骨質硬化。X線片可見病變不破壞骨皮質,僅使骨皮質膨脹變薄.無骨膜反應。
5、骨化性肌炎:
有時與骨肉瘤相似,當CT和MRI可清楚顯示骨髓腔內及骨皮質無骨質破壞,而骨肉瘤多有骨質破壞。
6、急性骨髓炎:
急性骨髓炎偶爾與溶骨性骨肉瘤X線相似,但臨床表現是急性炎癥反應的癥狀后體征,局部穿刺可抽出膿液,較易與骨肉瘤鑒別。
7、尤文氏肉瘤:
多見于5~15歲,最常發生于長骨骨干,典型表現為髓腔內斑點狀溶骨性破壞及蔥皮樣骨膜反應,對放射治療敏感可與骨肉瘤鑒別。
8、成骨細胞瘤:
組織學上與骨瘤相似。好發部位為椎弓、半數病例累及脊柱,長骨病變可位于干骺端或骨干。X線的典型表現為局限性膨脹性病變、基質可有或無骨化,病灶大小不一,皮質膨脹變薄呈殼狀。亦有時斷裂,腫瘤向軟組織伸出。骨膜反應稀少,也看不到骨肉瘤的“太陽光芒”骨針。腫瘤與正常骨之間有一窄的移行帶,骨肉瘤時此移行帶較寬,骨樣骨瘤時周圍的硬化反應帶更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