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膿腫是一種看起來不是很嚴重的肛腸疾病,他的發生主要與天氣和不良的生活習慣有關,它的發病率不僅非常高而且發病人群也非常廣泛,所以患者一定要引起重視,盡快治療。肛周膿腫是一種對患者身心傷害都非常大的疾病,常出現肛門疼痛或者瘙癢的癥狀,使患者非常痛苦,所以當患者在生活中一定要及時預防肛周膿腫的發生。專家指出,肛周膿腫的病因非常復雜,為了能夠盡快找到最適合的治療方法,患者需要借助一些輔助檢查來對肛周膿腫進行診斷,那么診斷肛周膿腫需要借用哪些輔助檢查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肛周膿腫的診斷:
肛周膿腫的診斷并不困難,根據癥狀和局部檢查即可作出診斷。肛門直腸周圍膿腫的主要癥狀有肛門疼痛、坐臥不安、發熱、全身倦怠、大便困難等癥狀,各種癥狀又不盡相同。細菌所致的肛周膿腫,初起可感肛周、肛內墜脹不適,輕者可摸到肛周皮下出現的疼痛性小腫塊,重者可感到肛周劇痛.局部紅腫,高熱.活動受限。亦有肛周局部無明顯體征.但高熱不退、肛內墜脹.常見于骨盆直腸周圍膿腫和直腸粘膜下膿腫。結核性肛門直腸周圍膿腫常為慢性發病。膿腫經數周或數月才能形成,局部疼痛不明顯,臣伴有低熱.破潰后流出清稀乳白色膿液。在全身檢查的基礎上.應重點進行局部檢查。
(1)視診
肛門局部紅、腫、熱、痛,多系急性炎癥性膿腫。若皮膚不變色,無明顯熱、痛,可考慮慢性炎癥,多為結核性膿腫。直腸粘膜下膿腫和骨盆直腸間隙膿腫,肛門局部視診可無明顯異常,但可通過肛門直腸指診協助診斷。若膿腫已自破流膿,可根據膿汁顏色,初步判斷是何種細菌感染。一般膿液色黃、質稠、量多者,應考慮綠膿桿菌感染;膿液色黃、臭者,可能為大腸桿菌感染;膿液清稀如米泔樣者,多屬結核桿菌感染。
(2)觸診和指診
通過肛周皮膚觸診、肛內指診常可確定膿腫的位置及與內、外括約肌和肛提肌的關系。尤其對視診和觸診尚不能確診的骨盆直腸間隙膿腫和粘膜下膿腫,肛內指診有重要的診斷意義。
(3)肛門鏡檢查
可查出有無粘膜下膿腫,協助尋找有無內口以及可疑的內口位置。若肛隱窩紅腫、流膿,可找到內口的位置。
(4)膿液培養
為指導術前和術后抗菌治療,對膿腫自潰或肛門流膿的患者,可以作膿液致病菌培養,以確定致病菌種類.臨床報導多數肛周膿腫的致病菌對各種抗生素均有較好的敏感性,多數厭氧菌對氨基甙類欠敏感,克雷白桿菌屬對青素霉素類抗生素耐藥,而滅滴靈、氯霉素、林可霉素及利福平等對厭氧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診斷肛周膿腫需要借用哪些輔助檢查?專家表示,一旦得了肛周膿腫,應該減少活動,臥床休息,以清淡易消化的食品為主;肛門要多清洗,但注意不要在熱水中泡,同時建議患者不要自行刺破膿腫,應盡早通過手術將膿液引出,清除肛內感染灶。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肛瘺等嚴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