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細胞內脂肪堆積過多的病變。脂肪性肝病正嚴重威脅國人的健康,成為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認為隱蔽性肝硬化的常見原因。脂肪肝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現象,而非一種獨立的疾病。脂肪肝的診斷在從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肝活檢:是確診脂肪肝的重要方法,尤其對局限性脂肪肝。在B超引導下抽吸肝組織活檢遠較過去盲目肝穿刺法準確、安全。活檢的意義在于確定肝內是否存在脂肪浸潤,有無纖維化以及排除非創傷性檢查中難以鑒別的占位性病變,對于治療方案的選擇亦有指導價值。
脂肪肝的診斷的適應證:
1、局灶性脂肪肝或彌漫性脂肪肝伴正常肝島難以與惡性腫瘤區別,需要在B超引導下進行肝活檢。
2、探明某些少見的脂肪性肝疾患的病因,如膽固醇酯貯積病、糖原累積病、Wilson病等。
3、無癥狀性可疑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活檢是惟一的確診手段。
4、戒酒和酒精性肝病或酒精性肝病有不能解釋的臨床或生化異常表現者,以及酒精性肝炎考慮皮質類固醇治療前需肝活檢排除活動性感染。
5、肥胖性脂肪肝患者減少原有體重的10%后,肝功能酶學仍持續異常者,需肝活檢尋找其他原因。
6、懷疑重癥肝炎系脂肪肝所致,需肝活檢明確診斷并了解其病因者。
7、評估某些血清學指標以及B超、CT等影像學檢查診斷脂肪肝、纖維化的可靠性,需以肝活組織學改變作為金標準,并用以客觀評價某一治療方案對脂肪肝纖維化治療的確切效果。
8、任何懷疑不是單純性肝細胞脂肪變或懷疑多種病因引起的脂肪肝或肝功能損害者,需通過肝活檢明確其具體病因或以何種病因為主。
脂肪肝的診斷主要依靠病史、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尤其是B超和CT具有一定特征,確診有賴于肝活檢。
1.病史 酒精性脂肪肝有長期酗酒史,尤其是酒精成分高的白酒。此外,還有肥胖、糖尿病、靜脈高能營養、使用有關藥物及接觸毒物等。
2.臨床表現 脂肪肝形成后,大部分表現食欲不振、惡心、嘔吐、體重下降、乏力、腹脹、肝區不適或隱痛。
3.體格檢查 可觸及腫大的肝臟(一般在右肋下2-3厘米以內),表面光滑,邊緣圓鈍,質地軟或中等硬度,可有輕度壓痛,部分病人有叩擊痛。重癥病人可出現肝硬化表現。
4.實驗室及其他輔助檢查 丙氨酸轉氨酶(ALT)升高,少數病人可出現輕度黃疸。
經皮肝穿刺是根據負壓吸引的原理,采用快速穿刺方法,從肝內抽取少量的肝組織,直接在顯微鏡下觀察其組織形態的改變,再結合臨床資料,作出肝病的診斷。但由于所得標本較小,尚難完全代表肝臟的全部病變。
不過像病毒性肝炎脂肪肝、各種類型的肝硬化等,其肝臟病變呈彌漫性,故雖取出的肝組織較小,也能比較準確地反映出病變的性質和程度。同時,快速肝穿刺術操作簡單,只要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是比較安全可靠的,發生并發癥的機會很少。所以,肝穿刺仍是目前診斷疾病的一個比較有價值的方法。
脂肪肝的并發癥
脂肪肝可以是一個獨立的疾病,也可以是某些全身性疾病的并發表現。
1、常并發有酒精中毒的其他表現,如酒精依賴、胰腺炎、周圍神經炎、貧血、舌炎、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
2、營養過剩型脂肪肝常管理層其他基礎疾病并發出現,如肥胖癥、糖尿病、高脂血癥、高血壓、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痛風、膽石癥等。
3、營養不良性脂肪肝常與慢性消耗性疾病并存,如結核病、潰瘍性結腸炎等。
4、妊娠急性脂肪肝常 并發有腎功能衰竭、低血糖、胰腺炎、敗血癥、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等。
5、重癥脂肪肝患者可以有腹水和下肢水腫,其他還可有蜘蛛痣、男性乳房發育、睪丸萎縮、陽痿,女子有閉經、不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