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亞急性甲狀腺炎是外感風熱,疫毒之邪,內傷七情所致,由于風熱、疫毒之邪侵入肺衛,至衛表不和而見惡寒、發熱、出汗、咽干而痛、周身酸楚、怠倦乏力等,風熱挾痰結毒,用之于頸前,則見癭腫而痛,結聚日久易致氣血阻滯不暢,導致痰瘀毒邪互結,氣郁化火,肝火上延,擾亂心神可見心悸、心煩,肝陽上亢,陽亢風動可見雙手顫抖、急躁易怒等,肝失疏泄,沖任失調,故女子可見月經不調,經量稀少等。若反復不愈,病程日久者可出現陰盛陽衰之癥,如怕冷、神疲懶動、生地懶言、虛浮等癥。
明代《醫學入門·腦頸門·癭瘤》指出“原因憂恚所致”?!短绞セ莘健ぐ`氣咽喉腫塞》曰“夫癭氣嚦喉腫塞者,由人憂恚之氣在于胸膈,不能消散,博于肺脾故也”。《外科正宗·癭病論》認為本病主要病理是由氣、痰、瘀壅結所致,“夫人生癭病之癥,……乃五臟瘀血濁氣、痰滯而成”。郁怒易傷及肝,過度思慮易傷脾,氣血-臟腑-情志三者在本病的發病中有密切關系。
中醫學對本病的病機強調了情志因素。肝與精神情志密切相關,肝主疏泄,協調氣血運行,情志不暢,氣血不和,肝氣抑郁,氣滯血瘀,致脾胃升降失常,脾失健運,氣虛血少,水濕凝聚。主要病理是由氣、痰、瘀壅結所致。因此中醫對亞急性甲狀腺炎的治療分為以下幾種。
(1)肝膽蘊熱
治法:疏肝解郁,清熱利濕。
方藥:龍膽瀉肝湯加減。方中柴胡、龍膽草、山梔子、川楝子疏肝解郁,瀉肝膽實火;生地、黃芩滋陰涼血,清熱解毒;木通、澤瀉除濕利尿;當歸、元胡活血散瘀,理氣止痛。
(2)氣滯化火
治法:行氣化痰,軟堅散結。
方藥:導痰湯合藻藥散加減。方中半夏、陳皮、竹茹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理氣健脾;茯苓利水滲濕,寧心安神;枳實、膽南星行痰散結,熄風定驚;黃藥子解毒消腫,化痰散結。
(3)陰虛內熱
治法:滋陰清熱,軟堅散結。
方藥:清骨散加減。方中柴胡疏肝解郁,解表和里;青蒿、胡黃連、知母、地骨皮滋陰降火,清熱涼血,瀉火解毒;貝母、甘草清熱解毒,潤肺止咳;必甲、牡蠣軟堅散結,安神斂汗。
(4)氣滯血瘀
治法:理氣活血,化痰消癭。
方藥:海藻玉壺湯加減。方中半夏、貝母、連翹化痰軟堅,消應散結;陳皮、青皮行氣化痰;當歸、川芎、赤芍活血調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