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發于女性,特別是妊娠期、產后和口服避孕藥的婦女。皮疹對稱性分布于顏面、額、兩頰、鼻背兩側、唇周圍、頦部皮膚,呈指蓋至錢幣大小或呈手掌大小、形狀不規則的淡褐色或暗褐色沉斑,境界明顯或模糊不清,可融合成大片。無自覺癥狀,慢性經過,日曬后加重。一部分由于分娩后或停用避孕藥后可緩慢消退。
臨床上將黃褐斑分為三型
①面部中央型
最常見,皮損分布于前額、頰、上唇、鼻和下頦部;
②面頰型
皮損主要位于雙側頰部和鼻部;
③下頜型
皮損主要位于下頜,偶累及頸部V形區。
黃褐斑的癥狀表現如下
1、發于面部的顴骨、額及口周圍,多對稱呈蝴蝶狀,故又名“蝴蝶斑”。
2、初色如塵垢,日久加深,變為淺灰褐色或深褐色,枯暗不澤。
3、大小不定,斑點邊緣清晰,表面光滑,無炎癥反應,無痛癢。
4、經常使用口服避孕藥及妊娠女性,面部會出現“妊娠斑”,也屬于黃褐斑的一種。
5、女性有黃褐斑者多伴有月經紊亂、經前乳脹,或慢性病癥。
6、男性黃褐斑患者多伴有陽痿、早瀉、胃腸功能紊亂等。
7、 經常日曬形成的日曬斑也是黃褐斑的一種。
8、黃褐斑皮損限局于皮膚的暴露部位,常分布于面部,以顴邪、頰部及鼻、前額、頦部為主,偶爾也可伴有乳暈及外生殖器的色素沉著。
9、皮損通常為淡棕色、灰色、棕灰色、棕黑色甚至深藍灰色的斑疹融合而成的片狀色素斑。其大小不一,數目不定,可形成弓形或多環狀皮損,成線狀或彗星發散式分布,對稱發生并可呈蝶翼樣外觀。
10、皮損多數境界清楚,當色素沉著較少時,其邊緣也可不清楚,而呈彌漫狀分布黃褐斑表面無鱗屑,無浸潤,一般不伴紅斑、丘疹等其他止損。
11、病程發展緩慢,病程難于確定,可持續數月或數年。患者多無自覺癥狀。
中醫稱本病為“面上雜病”、“黧黑斑”、“面塵”、“蝴蝶斑”等。其機制為邪犯肌膚,氣血不和,肝郁氣滯,氣滯血瘀所致。中醫治療通過內外結合方法進行,可取得較好的效果。
中醫認為,肝失條達,氣機郁結,郁久化火,灼傷陰血,血行不暢,可導致顏面氣血失和;脾氣虛弱,運化失健,不能化生精微,則氣血不能潤澤于顏面;腎陽不足,腎精虧虛等病理變化均可導致顏面發生黃褐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