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癡呆癥的發病率是隨年齡增長而改變的,一般65歲以后的朋友患病幾率最高。臨床中形成癡呆的病因很多,除去年齡、家族史等不可干預的危險因素外,對于高鹽高脂飲食、營養不良、高血壓、糖尿病、慢性中毒、過度節食等可干預的危險因素,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要特別注意。
老年癡呆癥病發的導火線
1、甲低
甲低引發老年癡呆癥狀一般是由于老年人上了年紀或者過度濫用大腦、遭到過精神打擊后也很容易出現這種癥狀。但是,引發老年癡呆的還有一個極易被人忽略的因素,就是甲狀腺功能減低癥(簡稱甲低)甲低誘發老年癡呆。
還有一些中老年女性也應該注意對甲低誘發的老年癡呆癥的預防,這是因為女性更年期絕經后,體內內分泌很容易發生變化,出現原發性甲低。臨床中經常發現,很多中老年女性在患了甲低后都誤認為自己是更年期問題,因為甲低的癥狀與更年期非常相似,都會有煩悶、抑郁、怕冷等表現,結果往往由于甲低沒能得到及時治療,進而引起全身代謝降低,影響到中樞神經后,成為引發老年癡呆的誘因。
2、腦蛋白變異
美國賓西法尼亞大學通過研究發現,老年癡呆癥患者的腦正常蛋白會轉變為一種不可溶的α—68變異蛋白,可能由于這種腦蛋白轉化,導致人腦中形成神經元纖維的纏結。醫學家認為,這種纏結的形成會使神經元死亡。
3、腦膽堿水平低
膽堿不但是腦細胞膜的構成要素,而且也是神經傳導遞質乙酰膽堿的構成要素。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老年癡呆癥患者的腦中,膽堿水平遠低于正常人,從死者腦組織中析出腦膽堿,要比正常人少40%—50%。
4、老人貪睡
知功能包含記憶、思考能力等,一旦認知功能退化,患認知障礙癥(老年癡呆癥)的風險就會大大增加。研究人員發現,對60至70歲的老人來說,如果他們一天平均睡9小時以上,大腦認知功能很容易在3年內快速衰退,其認知功能衰退幅度要比每天睡6到8小時的人大。
5、營養及代謝障礙
由于營養及代謝障礙造成了腦組織及其功能受損而導致癡呆。如各種臟器引起的腦病,像腎性腦病,是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癥引起腦的缺血、缺氧,可以導致癡呆;其他如肝性腦病、肺性腦病等都可導致癡呆。營養嚴重缺乏,如維生素B1、B12以及煙酸、葉酸缺乏癥均可導致癡呆。糖尿病及高脂血癥都可引起大、中動脈血管發生動脈粥樣硬化,小血管及微血管基底膜增厚,可引起腦梗死及腦出血,導致血管性癡呆。
6、藥物及其他物質中毒
酗酒、慢性灑精中毒者引起的老年癡呆并不少見,中是還沒有被人們所認識。長期接觸鋁、汞、金、銀、砷及鉛等,防護不善,引起慢性中毒后可以導致癡呆。一氧化碳中毒也是常見的導致急性癡呆的原因之一。
溫馨提示
老年癡呆癥以近事善忘、漸進性加重為特點,輕度和中度患者經過治療會延緩疾病的進展,甚至可以通過治療恢復部分功能。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健忘與早期的老年癡呆并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