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出現各種各樣的腫瘤跟我們平時的飲食有很大關系,雖然如今腫瘤發病率越來越高,但腫瘤也有分良性和惡性的,而垂體腺瘤屬于良性腫瘤,因此而已尋找各種方法進行治療,下面給大家介紹垂體腺瘤的治療方法。
1、治療選擇
(1)垂體ACTH瘤80%以上為微腺瘤
因藥物治療效果差,故經蝶入路手術是其最佳的選擇。過去由于早期診斷困難,病人表現為庫欣綜合征、雙側腎上腺增生,常誤行腎上腺切除術。隨之垂體失去靶腺的反饋調節,微腺瘤迅速增大, 10-30%病人出現納爾遜綜合征。目前由于認識上的改變,對80-90%庫欣病已從腎上腺手術轉向垂體腫瘤的切除,并取得遠較過去滿意的效果。國內外治療該腫瘤的手術治愈率在60-85%,兒童患者的治愈率更高。而腫瘤復發率僅2-11%,對腫瘤復發者可再次經蝶手術。
(2)與庫欣病一樣
經蝶入路手術也是肢端肥大癥(GH瘤)的首選治療方法。術后數小時,患者GH水平可明顯下降,出院前軟組織增大可漸消失。GH瘤的手術治愈率在58-82%,術后復發率在5-12%。對腫瘤未切盡或激素水平未恢復正常者,可行放療或藥物治療。
(3)PRL瘤
尤其是大腺瘤也是手術的適應對象,術后視力可改善,大部分病人激素水平恢復正常。然而腫瘤術后的復發率較高,長期隨訪復發率為6-40%。由于多巴胺促效劑溴隱亭對該瘤有明顯治療作用,又因高PRL血癥病人經長期隨訪后,大多數小腺瘤不長成大腺瘤,且激素水平無變化,甚至恢復正常。故近來對PRL微小腺瘤的治療選擇趨向于保守或選用藥物治療。
(4)TSH腺瘤罕見
選擇治療需慎重。當腫瘤較小或是繼發于原發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的通常不需要手術處理,應用藥物甲狀腺素替代治療多能奏效。但對腫瘤較大向鞍上生長壓迫視路者,可考慮手術切除。必須對原發和繼發的TSH瘤及非腫瘤形式者(后者可受到TRH的進一步刺激)提高認識,作出鑒別,否則可產生不良后果,如在原發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病人作不必要的垂體手術,在中樞性甲狀腺功能亢進病人中作不恰當的甲狀腺切除。
一般說來,促性腺素瘤同無分泌功能腺瘤一樣,大多為大腺瘤。根據腫瘤大小、形狀、生長方向可選擇經蝶或經顱入路手術。術后視路改善者近70%,但腫瘤復發率較高。
2、手術治療
手術切除腫瘤是目前治療垂體腺瘤的主要手段。手術的目的是解除腫瘤對視路和其他組織的壓迫,恢復激素水平,保護正常垂體功能。
(1)經顱手術
主要手術方法為
①游離中顱底硬腦膜夾層,打開海綿竇外側壁。
②經海綿竇內側三角、上三角、外側三角等間隙切除腫瘤及視神經兩旁切除侵入蝶竇和篩竇的腫瘤。
③腫瘤長向鞍上者,可剪開硬腦膜,打開側裂,抬起額葉,將隆起的鞍膈連同其下的腫瘤推入蝶鞍內,經硬膜外切除。
經顱手術指征有
①腫瘤向鞍上生長呈啞鈴狀。
②腫瘤長入第三腦室,伴有腦積水及顱內壓增高者。
③腫瘤向鞍外生長至顱前、中或后窩者。
④有鼻或鼻竇炎癥及蝶竇氣化不能良且無微型電鉆設備,不適合經蝶竇手術者。
⑤腫瘤出血伴顱內血腫或蛛網膜下腔出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