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松病因或從兒童期起
據專家介紹,兒童骨質疏松與成人相比,大多為輕癥。也就是說以背部疼痛、脊柱側突為主要癥狀,骨折發生率相對較低;有些兒童沒有任何癥狀,往往在 X光片上偶然發現椎骨或長骨干骺端骨質密度低下或有壓縮跡象。
兒童有骨質疏松病狀,并不一定需要馬上給予治療。如果為年幼兒童,則應以觀察為主,因為其中部分患兒是可以不治而愈的。但對癥狀明顯或處于發育期的患兒,應該及時就醫,并給予維生素 D和鈣制劑治療,并避免較劇烈運動,以防發生骨折。
專家指出,大多數成年人骨質疏松癥的“種子”其實在兒童時期就已種下,在今后的任何一個年齡階段(青春期、妊娠期)都有發生可能。澳大利亞骨質疏松癥研究專家指出,兒童和青少年時期有規律的體育鍛煉對長期骨骼發育有關鍵作用。兒童因為缺乏主動鍛煉、缺乏足夠的維生素 D和鈣的攝入,將無法確保在今后生活中免受骨質疏松癥的困擾。因此,專家提醒家長,預防骨質疏松需要從小就開始。
首先,嬰兒出生后,一定要經常帶到戶外曬太陽,及時按月齡添加輔食,堅持補充鈣劑,一直到2歲,避免患上佝僂病;其次,生活中要讓幼兒多做運動和游戲,兒童每星期至少做三次、每次30至45分鐘的高強度運動,承重性運動如行走、跑步、爬坡,可以促使其骨骼發育得更為堅實;飲食上避免吃高鹽、低鈣食物。
兒童和青少年時期有規律的體育鍛煉對長期骨骼發育有關鍵作用。專家建議,兒童和青少年每星期至少做三次、每次30分鐘的高強度運動;當兒童在17歲骨骼停止生長時,骨頭的“強度”不光由基因決定,而完全是由一個人的運動量和飲食中鈣的攝入量來決定。
兒童如何補鈣更有效
專家強調,防治兒童骨質疏松也要注意多攝入富含鈣、低鹽和適量蛋白質的均衡膳食。那么,如何給兒童補鈣才能更有效呢?
對于3-7歲的幼兒來說,由于他們的消化腸道剛剛脫離嬰幼兒時期的發展期,對于食物的吸收尚未功能完整,所以仍然很嬌嫩,對于像鈣片這種營養補充品的吸收是一個最大的問題,到底兒童應該如何補鈣呢?一般營養學家多建議兒童以牛奶來當作最佳的鈣質補充來源,因為牛奶易于消化吸收,且富含鈣質,并含多種蛋白質,礦物質與維生素等營養,但是面臨的問題是許多兒童并不喜歡喝牛奶,或是喜歡喝加味的調味奶,以增加喝牛奶的適口性與口感接受度,但如此一來又攝入多余的糖類,而會擔心有兒童肥胖的問題發生;另一方面,許多東方兒童有乳糖耐受癥的體質,喝牛奶(尤其是營養保存較佳的鮮奶)會發生腹瀉,因而對于喝牛奶這件事永遠裹足不前。
如果小孩不喝牛奶,可以選擇一些吸收較佳的鈣片補充劑來為兒童補鈣。目前市面上多種的鈣片,檸檬酸鈣是比較新一代的價廉物美產品,因為檸檬酸鈣不需胃酸活化吸收,吸收率最佳,又不會如碳酸鈣產生二氧化碳胃脹氣的缺點,且檸檬酸鹽在血中的溶解度比產生結石的草酸鹽為高,因此檸檬酸根會搶奪結石成份中的鈣,多了一個預防結石的功能,比其它的鈣更佳,對于腸胃功能尚未完全發育完成的兒童,可以得到較好的補鈣效果。
目前在國內外營養醫學界已開始風行。除了補充牛奶或鈣片以外,應該多讓兒童到戶外運動,除了可以增進骨骼強健的發展,也讓小孩接觸日光而生成維它命D3,以增進鈣在腸道中的吸收度。
另外要注意的是,市面上許多標榜天然活性鈣,珍鈣等等的天然產品,對于兒童的使用更應十分注意,因為這些天然產品多半因為原料采自海洋,由于環境污染,制造過程若沒有小心處理可能會有重金屬污染的疑慮,重金屬對于兒童幼小身體的危害,將遠遠超過成年人。
根據WHO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全世界包括先進國家的兒童,鈣的攝取量只有需要量的30%-60%,大部份國家(尤其是飲食中缺鈣的東方國家與第三世界國家)生長中最需要鈣的兒童大多處在嚴重缺鈣的狀況下,因此,除了生長遲滯,佝僂病,牙齒發育不全,過動癥這些發生在兒童缺鈣的癥狀以外,甚至影響到大腦智力發展與將來一生的健康,如果能夠從兒童時期就開始補鈣,就能讓骨骼,內臟,大腦等的發育都達到最佳的狀態,為將來一生的健康打好基礎。